包含衲的词语
- 26、衲衲:濡湿貌。衲,通"纳"。语本汉刘向《九叹.逢纷》:"衣纳纳而掩露。"
- 27、衲客:僧人。
- 28、衲师:指僧侣。
- 29、衲裙: 1.僧人的衣裳。宋苏轼有《以玉带施元长老元以衲裙相报次韵二首》。
- 30、衲衣:僧衣。 代称僧人。道袍。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
- 31、衲子:僧人。
- 32、磨衲:袈裟名。
- 33、练衲: 1.漂染过的僧衣。借指僧人。
- 34、衲锦: 1.古代的一种锦。常用以装裱书面。
- 35、留衲戒奢: 则。
- 36、寒衲: 单薄的僧衣。 代指贫苦僧人。
- 37、观音衲:黄袍的别称。
- 38、挂衲:披上僧衣。谓出家为僧。
- 39、破衲疏羹:破衣素食。形容生活简朴。
- 40、槁衲:老僧。衲,僧衣,借指僧。
- 41、梵衲:僧侣。衲,僧徒的代称。
- 42、稻田衲:稻田衣。借指僧人。
- 43、毳衲:毛织衲衣﹐僧人所服。
- 44、楮衲:粗布僧服。
- 45、千补百衲: 形容衣服很破,补了又补。
- 46、拘挛补衲:拉扯牵引,缝补缀合。比喻文章用事过多,反成弊害。
- 47、补衲: 1.缝补,补缀。 2.指破旧的僧衣。 3.指写诗作文堆砌典故。
- 48、衲帛:绣织上花纹的绸缎。
- 49、百衲碑:指宋蔡襄所书《昼锦堂记》碑文。
- 50、百衲琴:琴名。以桐木片合漆胶成的琴。
- 拼音nà
- 注音ㄋㄚˋ
- 笔划9
- 繁体衲
- 五笔PUMW
基本释义
名词(1) 僧徒的衣服,常用许多碎布补缀而成,因即以为僧衣的代称自出家来长自在,缘身一衲一绳休。——白居易《赠僧自远禅师》(2) 又如:衲子(衲为僧衣。故借称僧徒为衲子);衲衣(僧衣);衲袄(和尚所穿的大袖上衣);衲裙(僧人的衣裳);衲帛(丝织物品)(3) 僧徒自称或代称老衲供茶碗,斜阳送客舟。——戴叔伦《题横山寺》(4) 又如:老衲;衲子(指僧徒);衲衣(代称僧人);衲师(僧侣);衲徒(僧人,僧众);衲僧(和尚,僧人)动词(1) 缝补,补缀拘挛补衲,蠹文已甚。——钟嵘《诗品诗》(2) 又如:衲裰(布块补缀成的短袍);纳头(用破布补缀而成的布片子;补丁很多的衣服);衲帛(织绣);衲被(曾经补缀的被子);衲衣(衲头。补缀过的衣服。泛指破旧衣服);衲袍(用碎布料缝缀的袍服)(3) 引申为缀合而成之意 。如:百衲本二十四史(4) 密针缝纫。同“纳” 。如:衲鞋底;衲线(缝缀用的线) [查看更多]
N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