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衷的词语
- 26、衷甸: 1.亦作"衷乘"。 2.古代指两马一辕的卿车。甸,通"乘"。
- 27、衷正:中正。
- 28、衷音:中音。指介于小大﹑轻重﹑清浊之间的雅正和谐之音。
- 29、衷素: 1.亦作"衷愫"。 2.内心真情。
- 30、衷赤:赤诚的心。
- 31、衷言:心里话。
- 32、衷里衣: 1.贴身内衣。
- 33、衷藏:胸怀,内心。
- 34、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铠甲。 指穿上盔甲登台演戏。
- 35、衷衣: 1.贴身内衣。
- 36、衷私: 1.内中私下。 2.指内中隐私。
- 37、衷服:即衷里衣。
- 38、衷曲: 衷曲zhōngqǔ (1) 衷肠;心事 例 诉说衷曲 英 inner feelings
- 39、衷情: 衷情zhōngqíng (1) 内心的感情 例 抒发衷情 英 heartfelt emotion;inner feelings
- 40、衷心: 衷心zhōngxīn (1) 无保留地,忠实的、热情 英 wholehearted (2) 发自内心的;真心 例 衷心赞美 英 heartfelt
- 41、允衷:恰当。
- 42、衷心祝愿:衷心 zhōngxīn ∶无保留地,忠实的、热情∶发自内心的;真心衷心赞美
- 43、渊衷:渊深的胸怀。多用来称颂皇帝。
- 44、衷愚:愚忠。谓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
- 45、愚衷:谦称自己的心意﹑心愿。
- 46、无动于衷: 无动于衷wúdòngyúzhōng (1) 一点也不动心;不为感情所动 英 emotionless;unconcerned;unmoved;untouched;cannot have caredless;turn a deal ear to
- 47、信不由衷:盖:承上文申说理由和原因;由:听命,顺从。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行事。
- 48、言由衷发: 清·朱庭珍《筱园诗话》:“即投赠名公巨卿,或感其知,或颂其德,或纪其功,或述其义,但使言由衷发,无溢美逾分之词。”
- 49、心不由衷: 嘴上说的或做的跟心里想的不一样。
- 50、言不由衷: 言不由衷yánbùyóuzhōng (1) 所说的话不是发自内心。形容口是心非 英 speak with one's tongue in one's cheek;say what one does not mean
- 拼音zhōng
- 注音ㄓㄨㄥ
- 笔划10
- 繁体衷
- 五笔YKHE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衣。中声。本义:贴身的内衣)(2) 同本义衷,里亵衣。——《说文》。段玉裁注:“亵衣有在外者,衷则在内者也。”(3) 又如:衷衣(里衣,内衣);衷服(贴身内衣)(4) 通“中”。内心汝不察吾衷。——清· 林觉民《与妻书》(5) 又如:衷怀歉仄(心里感到内疚抱歉);衷言(心里话);衷素(内心真情)(6) 中心,中央佩,衷之旗也。——《左传·闵公二年》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服之不衷。——《左传·僖公二十四年》(7) 又如:衷正(中正)(8) 姓动词(1) 贴身穿着;穿在里面或衷其襦。——《谷梁传》楚人衷甲。——《左传·襄公二十七年》今人服公裳必衷以背子。——宋· 程大昌《演繁露·背子中禅》(2) 又如:衷襦(衬在里面的短衣);衷甲(在衣服里面穿铠甲)(3) 引申为包围衷戎师,前后击之,尽殪。——《左传》形容词(1) 正;正派楚辟我衷。——《左传·昭公六年》。注:“正也。”发命之不衷。——《左传·昭公十六年》。注:“当也。”史馆取为衷据。——清· 章学诚《邵与桐别传》(2) 又如:衷据(正确的根据)(3) 善;福今天降衷于吴。——《国语·吴语》和衷哉。——《书·皋谟》。传:“善也。”(4) 忠诚欲对衷言不从。——《荀子·成相》。注:“诚也。”不从命乃衷。——《荀子·子道》(5) 又如:衷愚(愚忠。尽忠而不明事理。多用作臣子上言于帝王的自谦之词);衷赤(赤诚之心)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