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裹的词语
- 26、巾裹: 1.头巾。 2.指以巾裹头。 3.谓举行冠礼。
- 27、结裹: 1.装束;打扮。 2.犹结果。
- 28、缴裹:方言。即浇裹。指日常开支。
- 29、搅裹: 1.开支﹐开销。
- 30、浇裹: 1.旧时称日常开支。浇,指饮食;裹,指衣服。 2.方言。犹整治,处理。
- 31、诨裹:头巾一类的东西。大多为教坊﹑诸杂剧人所戴用。
- 32、红装素裹:素:白色丝织品。形容雪后天晴,红日和白雪互相映照大地的美丽景色。
- 33、成裹: 缝合。
- 34、查裹: 1.亦作"查果"。 2.行李。
- 35、绵里裹针:书法术语。比喻字体笔画肉丰见骨、外柔内刚。
- 36、尺布裹头: 尺布裹头chǐ bù guǒ tóu (1) 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 英 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death under shield;die on the battlefield
- 37、绵里裹铁:比喻人内怀刻毒而外貌却装得温良恭顺。参见:[[绵里针]]
- 38、毡袜裹脚: 成语 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但须要我效劳的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成语名称:毡袜裹脚靴 成语发音:zhān wà guǒ jiǎo xuē 成语释义:毡袜、裹脚、靴子,都是穿在脚上的东西。比喻彼此都一样。 成语出处: 成语示例:而今这银子我也不问是你出是他出,你们原是~,但须要我效劳的来。(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十四回)
- 39、毡袜裹脚靴:毡袜﹑裹脚布和靴子。三者都穿在脚上﹐因以喻关系密切﹐彼此不分。
- 40、一裹圆: 一口钟的别名。
- 41、一裹穷: 指最简陋的衣服。
- 42、一裹脑子: 同“一股脑儿”。
- 43、脱皮儿裹剂: 1.喻废物。某些丸药必须裹以蜡皮﹐脱落即无用处﹐故以为喻。
- 44、套头裹脑:形容事物彼此牵连﹐纠缠在一起。
- 45、梳裹箱:梳妆盒。
- 46、马革裹尸: 马革裹尸mǎgé-guǒshī (1) 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沙场 英 be wrapped in a horse's hide;death under shield;die on the battlefield
- 47、裂裳裹膝: 见"裂裳裹足"。
- 48、裂裳裹足: 相传公输般为楚设置云梯,欲以攻宋。墨子闻之,"自鲁往,裂裳裹足,日夜不休",十日十夜而至郢说楚王。事见《战国策.宋卫策》﹑《吕氏春秋.爱类》。后用为奔走急切之典。
- 49、嚼裹儿: 犹裹用。指生活费用。
- 50、裹扎:包扎:裹扎伤口。
- 拼音guǒ
- 注音ㄍㄨㄛˇ
- 笔划14
- 繁体裹
- 五笔YJSE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衣,果声。本义:包,缠)(2) 同本义裹,缠也。——《说文》朱三百,裹。——《穆天子传》富之以国裹。——《管子·君臣》。注:“谓财货所苞裹而藏也。”无不裹也。——《吕氏春秋·本生》。注:“犹囊也。”绿叶紫裹。——宋玉《高唐赋》濯颖散裹。——郭璞《江赋》乃取蒙冲头舰十艘,载燥荻枯柴,灌油其中,裹以帷幕。——《资治通鉴》伤者手为裹创,死者厚棺殓,酹醊而哭之。——清· 邵长蘅《青门剩稿》(3) 又如:裹束(包裹束缚);裹足(包裹足部。亦作“果足”:盘缠,盘费);裹革(马革裹尸)(4) 携带吾闻开元中,下天富蕃,号为理平,踵千里者不裹粮。—— 唐· 孙樵《书褒城驿壁》(5) 又如:裹粮策马(携带粮食,鞭赶马匹。形容忠义之士踊跃参军的情景);裹持(包裹挟持,犹携带)(6) 停止却宾客以业诸侯,使天下之士退而不敢西向,裹足不入秦,此所谓藉寇兵而赍盗粮者也。——秦· 李斯《谏逐客书》(7) 又如:裹足(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裹足不前(缠住脚不前进。形容有所顾虑而止步不敢向前)(8) 包罗;笼罩 。如:裹合(纠合;聚集);裹掖(包围);裹抹(遮掩)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