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説的词语

  • 1、当着矮人,别説短话: 谓当着人家的面,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
  • 2、説的比唱的还好听: 谓说的话虽然动听,但都是骗人的空话。林予 谢树《咆哮的松花江》第三五章:“真是说的比唱的还好听!前些日子朝你家串换点苞米面,不但不借给,大姐还在背地说三道四,把我们好顿编排。”
  • 3、説时迟,那时快: 小说中的常用套语。意谓事情发生的速度不是记叙速度所能跟得上的。《水浒传》第二三回:“説时迟,那时快,武松 见大虫扑来,只一闪,闪在大虫背后。”《红楼梦》第十五回:“説时迟,那时快,猛然间一个人从身后冒冒失失的按住,也不出声,二人唬得魂飞魄散。”茅盾《喜剧》一:“说时迟,那时快,瘦男子一边拉长着那个‘来’字调,一边刚要向后转走,却不料青年 华 已经抓住了他的胳膊。”
  • 4、説起曹操,曹操就到: 同“说到曹操,曹操就到”。意思是非常凑巧,说起谁谁就到了。
  • 5、説到曹操,曹操就到: 谓谈论到某人,某人恰巧来了。《孽海花》第二九回:“无巧不成书!説到 曹操,曹操 就到。”
  • 6、説一是一,説二是二:  1.说话算数﹐确定不移。指说到做到,言行一致。
  • 7、当着矮人,别説矮话: 谓当着人家的面,不要说有关他短处的话,以避影射之嫌。《红楼梦》第四六回:“俗语説,‘当着矮人,别説短话。’姑奶奶駡我,我不敢还言;这二位姑娘并没惹着你,小老婆长小老婆短,人家脸上怎么过得去?”一本作“当着矮人,别説矮话”。
  • 8、説嘴郎中无好药:夸口的医生并没有好药治病。也比喻说大话的人并没有真本领。《何典》第三回:“村东头有个试药郎中;他自己夸口説手到病除的,但只怕説嘴郎中无好药。”
  • 9、秘説:少有人知的说法。《三国志·吴志·虞翻传》“又为《老子》、《论语》、《国语》训註,皆传於世” 裴松之 注引《虞翻别传》:“前人通讲,多玩章句,虽有祕説,於经疏阔。”
  • 10、细説:1. 小人之言,谗言。《史记·项羽本纪》:“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説,欲诛有功之人。” 2. 详说。 宋苏轼 《和钱安道寄惠建茶诗》:“为君细説我未暇,试评其略差可听。” 老舍 《茶馆》第三幕:“待会儿他们就来,我没工夫细说,你打个主意吧!” 3. 谦词。渺小的说法。 汉王充 《论衡·对作》:“况《论衡》细説微论,解释世俗之疑,辨照是非之理。”
  • 11、讲説: 讲述解说。《普曜经·说法门品》:“是为八百法曜法门,菩萨大士临降神时,为诸天子讲説此法。” 宋司马光 《涑水记闻》卷四:“﹝ 孙奭 ﹞幼好学,博通书传,善讲説。” 沙汀 《风浪》:“工作同志正在讲说秩序的重要,希望大家不要抢着发言。”
  • 12、难説:1. 谓不易解说。《大戴礼记·文王官人》:“不学而性辨,曰有虑者也,难投以物,难説以言。” 王聘珍 解诂:“难説以言,不可以言喻也。”《朱子语类》卷一:“根既在此,又却能引聚得他那气在此,此事难説。” 丁玲 《莎菲女士的日记·三月十三号》:“我到底又为了什么呢,这真好难说!” 2. 说不定。 明冯梦龙 《挂枝儿·专心》:“眼前人怎比得我冤家模样,难説普天下是他头一箇美,只我相交中他委实强。” 吴运铎 《把一切献给党·永远前进》:“‘很快要瞎吗?’‘很难说。’医生惋惜地说。” 3. 难道。表示反诘。 吴组缃 《山洪》二十:“有本事你怎么不对他吹吹,把他吹出来给队伍挑送东西呢?难说他又是不能挑担的么?”诘难。《后汉书·儒林传上·戴凭》:“帝即召上殿,令与诸儒难説, 凭 多所解释。”
  • 13、杂説:1.百家的学说。 《汉书·公孙弘传》:“家贫,牧豕海上。年四十餘,乃学《春秋》杂説。”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诸子》:“博明万事为子,适辨一理为论,彼皆蔓延杂説,故入诸子之流。” 唐颜师古 《<汉书>叙例》:“近代注史,竞为该博,多引杂説,攻击本文。”2.指怪诞鄙俗之语。《北史·文苑传·李文博》:“﹝ 魏郡侯白 ﹞通侻不持威仪,好为俳谐杂説。”3.指笔记小说。 宋周密 《齐东野语·王魁传》:“世俗所谓 王魁 之事,殊不经,且不见於传记杂説,疑无此事。” 鲁迅 《<唐宋传奇集>稗边小缀》:“诗有‘ 顓蒙 事可亲’之语,注云:‘ 公佐 字 顓蒙 ’,疑即此 公佐 也。然未知《全唐诗》采自何书,度必出 唐 人杂説,而寻检未获。”
  • 14、勦説:打断别人的言说。《资治通鉴·唐德宗建中四年》:“上骋辩必勦説而折人以言,上眩明必臆度而虞人以诈,如是则下之顾望者自便而切磨之辞不尽矣。” 胡三省 注:“此所谓勦説者,以人言未竟,勦絶其説而伸己之説也。”抄袭别人的言论为己说。《礼记·曲礼上》:“毋勦説,毋雷同。” 郑玄 注:“勦,犹擥也,谓取人之説,以为己説。” 北周庾信 《周兖州刺史广饶公宇文公神道碑》:“公弱龄早慧,幼学夙成,立必方正,言无勦説。”勦,一本作“ 剿 ”。 明宋濂 《题陈忠肃公疏文跋语后》:“若夫君子小人,进退有繫於家国安危者,史臣褒贬,已有定论,兹不復勦説云。” 梁启超 《萃报叙》:“又报章体例未善,率互相勦説,杂采谰语。”
  • 15、辞説:1. 言辞。《礼记·礼运》:“祝嘏辞説,藏於宗祝巫史,非礼也,是谓幽国。” 汉王充 《论衡·超奇》:“有根株于下,有荣叶于上,有实核于内,有皮壳于外。文墨辞説,士之荣叶、皮壳也。” 晋葛洪 《抱朴子·勤求》:“古人质正,贵行贱言,故为政者不尚文辨,修道者不崇辞説。” 2. 犹意见,看法。 3. 谈话。 明方孝孺 《君子斋记》:“行必联轡,息必比席,食也匕箸之与邻,言也辞説之与参。欢然有会於心,而若有所得。” 4. 谓以言辞打动人。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才略》:“ 敬通 雅好辞説,而坎壈盛世,《显志》《自序》,亦蚌病成珠矣。” 5. 指说服、打动人的口才。 清龙启瑞 《送吕介存南游序》:“ 周 道衰,学校废,陵夷至於 战国 ,而游士始多,然彼皆逞其辞説,以取一时之功名富贵。”
  • 16、顺説:顺着次序述说。亦谓顺着道理述说。《朱子语类》卷二一:“‘道千乘之国’,五者相因,这只消从上顺説。” 李準 《不能走那条路》:“他想着 东山 有个别脾气,年轻人得慢慢顺说。”
  • 17、赏説:欣然谈论。南朝宋刘义庆 《世说新语·品藻》:“ 谢公 与时贤共赏説, 遏 、胡儿 并在坐。”
  • 18、题説:提起,说起。题,通“ 提 ”。《元典章·圣政一·肃台纲》:“ 元贞 元年明里不花 杭州 省里行时分题説的,上头察知宣慰司官的罪过呵,与行省同官审。”
  • 19、梦説:意思比喻帝王求得贤相。
  • 20、陈説:1.陈述叙说。 三国魏刘劭 《人物志·材理》:“若乃性不精畅,则流有七似,有漫谈陈説,似有流行者。” 宋曾巩 《上欧阳学士第二书》:“此事屑屑不足为长者言,然辱爱幸之深,不敢自外於门下,故復陈説。”《明史·南陵王睦楧传》:“其后诸藩遂稍稍陈説利弊,尚书 李春芳 集而上焉。” 沙汀 《在祠堂里》:“但当他正在陈说一种自以为高明的假定的时候,那个老年的主人,突然地掀起没有胡子的下巴,大声地苦笑了。”2.陈旧之言。 明汪道昆 《高唐梦》:“ 姑射山 色嵸巃,神人绰约,云是肌肤冰雪。想这神女,果如大夫所言呵,絶代无双,不数 庄生 陈説。”
  • 21、赞説:1. 赞美称颂。 北齐颜之推 《颜氏家训·文章》:“有一士族,好为可笑诗赋,誂撆 邢魏 诸公,众共嘲弄,虚相讚説,便击牛釅酒,招延声誉。” 2. 诵读讲说。 清龚自珍 《大誓答问第十一》:“刘向 《别録》: 武帝 末,民间献《大誓》,使博士讚説之,数月,皆起传以教人。”||赞扬评说。 宋洪迈 《容斋随笔·曹操用人》:“ 荀彧 、 荀攸 、 郭嘉 皆腹心谋臣,共济大事,无待赞説。”
  • 22、闲説:亦作“闲说”。漫无边际地随便谈话;闲扯。《金瓶梅词话》第一回:“ 西门庆 笑道:‘您这搊断肠子的,单有这些闲説的!’”
  • 23、诈説:诈为说辞。《韩非子·有度》:“诈説逆法,倍主强諫,臣不谓忠。”假称。《元典章·刑部十四·诈伪》:“不合虚对 张斌 诈説有皇帝圣旨,又有虎头金牌,前来 益都 做明廉暗察干军民公事。”
  • 24、称説:陈述。 《史记·袁盎晁错列传》:“太常遣 错 受《尚书》伏生 所,还,因上便宜事,以《书》称説。”《资治通鉴·汉淮阳王更始元年》:“及 汉 兵起,皆称将军,攻城略地,移书称説, 莽 闻之,始惧。” 南朝梁刘勰 《文心雕龙·论说》:“而 陆氏 直称説煒曄以譎誑,何哉?” 鲁迅 《汉文学史纲要》第七篇:“ 汉 初善言治道,亦擅文章者,先有 陆贾 佐 高祖 ,每称説《诗》《书》。”
  • 25、开説:1. 进言;陈述。《吕氏春秋·壅塞》:“今自以贤过於 尧舜 ,彼且胡可以开説哉?”《新唐书·刘文静传》:“将发,恐 唐公 不从, 文静 谋因 裴寂 开説,于是介 寂 以交王,遂得进议。”《三国演义》第四三回:“ 子敬 开説大计,正与吾见相同。” 2. 引申为阐发解说。 唐吕岩 《与潭州智度寺慧觉》诗:“请师开説西来意,七祖如今未有人。” 3. 开脱辩解。 宋苏轼 《论行遣蔡确札子》:“今来非敢为 确 开説,但以此事所係国体至重,天下观望二圣所为,若行遣失当,所损不小。” 清任泰 《质疑》:“述往事,可以 吕相 自言;陈今事,理合代君开説。” 4. 方言。开导;劝说。如:他心眼儿窄,你得经常开说他。
  • 拼音yuè
  • 注音ㄕㄨㄛ,ㄕㄨㄟˋ,ㄩㄝˋ
  • 笔划14
  • 繁体
  • 五笔YUKQ

基本释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