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计的词语

  • 101、图计: 1.谋划;措置。 2.计谋,主意。
  • 102、体温计: 体温计tǐwēnjì (1) 又叫“体温表”,用于测量人或动物体温的量具,在很细的玻璃管中装上水银而成。刻度从34°C到42°C精确分度。分为舌下或腋下测温的口表和插入肛门测温的肛表 英 clinical thermometer;thermometer
  • 103、通计: 词语解释通计[ tōng jì ]⒈  总计。例通计一舟。——明·魏学洢《核舟记》英amount to; and up to; general total;引证解释⒈  犹总计。引汉 王符 《潜夫论·浮侈》:“王者以四海为一家,以兆民为通计。”唐 白居易 《春晚咏怀赠皇甫朗之》:“一岁平分春日少,百年通计老时多。”明 何良俊 《四友斋丛说·史九》:“况府县堂上与管粮官四处比限,每处三限,一月通计十二限。”郑观应 《盛世危言·汰冗》:“通计每年省费约三十餘万金。”
  • 104、推计:估计;考虑。
  • 105、统计方法: 词语解释⒈  运用数学工具研究、揭示事物随机现象规律性的方法。以概率论为理论基础。包括统计平均值、抽样统计、统计推理等。
  • 106、沙时计:即沙漏。参见"沙漏"。
  • 107、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词语解释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 shí liù jì,zǒu wéi shàng jì ]⒈  指陷入困境时,别无办法,一走了事。英the best policy is to go away;引证解释⒈  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国语辞典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sān shí liù jì zǒu wéi shàng jì ]⒈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参见「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条。引元·关汉卿《窦娥冤·第二折》:「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喜得我是孤身,又无家小连累,不若收拾了细软行李,打个包儿,悄悄的躲到别处,另做营生,岂不干净?」元·张国宾《合汗衫·第四折》:「我打他不过,『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只是跑,只是跑。」
  • 108、三十六策,走为上计: 词语解释⒈  原指无力抵抗敌人,以逃走为上策。后指事情已经到了无可奈何的地步,没有别的好办法,只能出走。
  • 109、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词语解释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zǒu shì shàng jì ]⒈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引证解释⒈  谓局面已无可挽回,别无良策,只能一走了事。 《南齐书·王敬则传》:“是时上疾已篤。 敬则 仓卒东起,朝廷震惧。引东昏侯 在东宫,议欲叛,使人上屋望,见 征虏亭 失火,谓 敬则 至,急装欲走。有告 敬则 者, 敬则 曰:‘ 檀公 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亦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 宋 惠洪 《冷斋夜话》卷九:“渊材 曰:‘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元 关汉卿 《窦娥冤》第二折:“常言道的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余易木 《初恋的回声》七:“女婿比较机灵,一看形势不妙,三十六计,走为上计,溜之大吉。”国语辞典三十六策,走是上计[ sān shí liù cè zǒu shì shàng jì ]⒈  事态已经难以挽回,别无良策,唯有一走了事。也作「三十六计,走为上计」、「三十六计,走为上策」、「三十六著,走为上著」。引《南齐书·卷二六·王敬则传》:「檀公三十六策,走是上计,汝父子唯应急走耳。」
  • 110、施谋设计:施:施行;设:运用;计:计谋。运用策略计谋
  • 111、深谋远计:指计划得很周密,考虑得很长远。
  • 112、身计: 1.生计。 2.为自身打算。
  • 113、深计: 深入周密地谋划。 犹大计,大事。
  • 114、社会审计: 词语解释⒈  也称“民间审计”。由有关政府部门或会计职业团体审核批准的注册会计师或社会审计组织所进行的受托审计。审计者与被审单位是合同委托关系。社会审计的内容有:审查企业会计报表,出具审计报告;验证企业资本,出具验资报告;办理企业合并、分立、清算事宜中的审计事务等。⒉  也称“社会责任审计”。指对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情况所进行的审计。包括审查企业活动对社会环境、污染、生态、公共安全、职工就业、社会教育和福利、产品(服务)价格和质量、广告宣传的正确性等所应负的责任。
  • 115、深思长计:意思是谋划周密,考虑长远。
  • 116、上计: 上计shàngjì (1) 见“上策” 英 the best policy
  • 117、时计:钟表。
  • 118、生计学:经济学的旧译。
  • 119、失计: 失计shījì (1) 失算,失策,计谋错误 例 今王之晋之失计,而不自知越之过。——《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英 sth.inexpedient;be injudicious
  • 120、失真度计: 词语解释⒈  测量音响电路和声频放大电路的非线性失真度的仪器。其方法为测量电路输出中谐波电压与基波电压之比的百分率。用于音响设备、电声器件和收音机的检测中。
  • 121、实时计算机: 词语解释⒈  用于进行实时处理的电子计算机。“实时”是指实际所需的时间。对输入信息在实际所需的时间内快速进行处理并作出反应。实时处理与具体的服务对象有关,对输入信息作出反应的时间长短,取决于不同的服务对象。
  • 122、首计:首谋。
  • 123、事急计生:急事临头,能想出办法来。
  • 124、事计:处事的计划﹑谋略。
  • 125、势孤计穷:孤:孤单;计:计谋;穷:尽。势力孤单,计谋用尽。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YFH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2) 同本义計,会算也。——《说文》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学书计。——《礼记·内则》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计日以还。——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而计其长。——明· 魏学洢《核舟记》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计会(计算账目;秋后算账;谋划,部署);计口(按人口计算);计度(安排生活用度);算计(估计)(4) 计较;关心于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太宰》主逼畏不敢计。——《资治通鉴》(5) 又如:计惜(计较与吝惜);计争(计较争执);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不计报酬(6) 商议;谋划计,谋也。——《广雅》以能遂疑计恶。——《国语·吴语》。注:“虑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非计久长。长安君计短。计之曰。——唐· 柳宗元《三戒》(7) 又如:计不得售;计处(考虑;谋划);计画(计虑;谋划);计开(列写出来);计事(商议大事);计奏(商议后奏请);计办(商议办理);商计(8) 考察;审核料敌计险。——《孙子兵法·威王问》(9) 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名词(1) 算法;算术 。如:计历(算历)(2) 计簿 。如:计筹(计簿。记载户口、垦田、钱粮出入之数的簿册)(3) 呈送计簿的官吏 。如:计节(计吏所持的符节);计车(计吏所乘的车)(4) 计策;计谋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计者,所以定事也。——《韩非子·存韩》吾计已决。——汉· 刘向《列女传》计无所出。——晋· 干宝《搜神记》何以为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5) 又如:计疏(计谋疏失);计智(智谋);缓兵之计;失计;巧计;空城计;苦肉计(6) 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的仪表 。如:静电计;体温计;温度计;安培计(7) 生计,谋生手段 。如:家计(8) 经济力量;经济开支 。如:国计民生(9) 姓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