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计的词语
- 126、书计:文字与筹算。六艺中六书九数之学。
- 127、宿计:一向采用的计策。
- 128、数计:以数字来计算。
- 129、私计: 1.个人的计划或打算。 2.私下考虑或估计。 3.私人的生计。
- 130、俗计:尘世间的生计。
- 131、人急计生: 人在危急时会突然想出计谋或办法。 亦作:人急智生
- 132、人极计生: 谓人到绝境就会产生计谋。
- 133、人口统计: 词语解释⒈ 指在特定的期限内,通过经常登记和人口普查,对某个国家或某个地区人口及其变动的统计。统计的内容通常有人口数,人口的地区分布,人口的性别、年龄、职业、民族等各种构成,人口的出生、死亡、迁移和婚姻状况等。
- 134、日计不足,岁计有余: 词语解释⒈ 每天算下来没有多少,一年算下来就很多了。比喻积少成多。也比喻凡事只要持之以恒,就能有很大收获。
- 135、巧计: 巧计qiǎojì (1) 高明巧妙的计策 例 巧计多端 英 clever device
- 136、情计:犹处境。
- 137、秋计:秋季的政事。
- 138、千方万计: 谓想尽或用尽一切办法。
- 139、千古计: 长远的计划。
- 140、盘计: 1.盘算,计算。
- 141、年计:年度预算。
- 142、目语心计:语:谈话;计:计算。用眼睛示意,在心里盘算
- 143、模块程序设计: 词语解释⒈ 进行大型程序设计的一种方法。将一个待设计的大型程序,按其功能划分为许多相对独立的模块。每一模块有自己的信息入口和出口,模块间的连接简单而方便。这样设计出的程序易读、易改、易调试、易维护。
- 144、密计:秘密的计谋。
- 145、摩斯硬度计: 词语解释⒈ 奥地利矿物学家摩斯提出的矿物相对硬度标准。选取自然界中常见的10种矿物作为标准,将硬度分为10级,从小到大为:(1)滑石;(2)石膏;(3)方解石;(4)萤石;(5)磷灰石;(6)正长石;(7)石英;(8)黄玉;(9)刚玉;(10)金刚石。用标准矿物刻划未知硬度的矿物,便可确定该矿物的硬度。
- 146、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词语解释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zòng,jì shàng xīn lái ]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证解释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元 马致远 《汉宫秋》第一折:“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到京师必定发入冷宫,教他受苦一世。”《清平山堂话本·错认尸》:“﹝ 高氏 ﹞当时沉吟了半晌,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除害了这蛮子,方才免得人知。”《醒世恒言·吕洞宾飞剑斩黄龙》:“洞宾 行了一年,没寻人处,如之奈何。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国语辞典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zòng jì shàng xīn lái ]⒈ (谚语)形容思考一下子便有了主意。引元·马致远《汉宫秋·第一折》:「不要倒好了他。眉头一纵,计上心来。只把美人图点上些破绽。」《水浒传·第二回》:「王四只管叫苦,寻思道:『银子不打紧。这封回书却怎生好!正不知被甚人拿去了?』眉头一纵,计上心来。」
- 147、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词语解释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zhòu,jì shàng xīn lái ]⒈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计策。引证解释⒈ 形容一下子想出了计策。引元 纪君祥 《赵氏孤儿》第二折:“韩厥 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 赵氏 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醒世恒言·卖油郎独占花魁》:“九妈 见他十分坚心,眉头一皱,计上心来,扯开笑口道:‘老身已替你排下计策,只看你缘法如何。’”《红楼梦》第六七回:“凤姐 越想越气,歪在枕上只是出神,忽然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徐迟 《哥德巴赫猜想·石油头》:“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他在泥浆地里添上水泥,不少不多的十袋。恰到好处。”国语辞典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zhòu jì shàng xīn lái ]⒈ (谚语)形容思考一下子便有了主意。引元·纪君祥《赵氏孤儿·第二折》:「觊鲱为何自刎了,必然走了赵氏孤儿,怎生是好,眉头一皱,计上心来。」
- 148、眉头一展,计上心来: 词语解释眉头一展,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zhǎn,jì shàng xīn lái ]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证解释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元 杨梓 《敬德不服老》第三折:“眉头一展,计上心来,众军校那里?”
- 149、眉头一放,计上心来: 词语解释眉头一放,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fàng,jì shàng xīn lái ]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证解释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武王伐纣平话》卷上:“妲己 思之:‘虽然似蛇赶我,恐王疑我妖精;待不言,却如何説?’眉头一放,计上心来。”
- 150、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词语解释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méi tóu yī cù,jì shàng xīn lái ]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证解释⒈ 同“眉头一皱,计上心来”。引元 吴昌龄 《东坡梦》第一折:“小官眉头一蹙,计上心来。”《醒世恒言·张淑儿巧智脱杨生》:“﹝那和尚﹞便走到门前观看。只见行李十分华丽,跟随人役,个个鲜衣大帽。眉头一蹙,计上心来。”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
- 笔划4
- 繁体計
- 五笔YFH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动词(1) (会意。从言,从十。“言”有数(shǔ)的意思;“十”是整数,表示事物成一个数目。数数字,所以有计算的意思。本义:算账;总计;计算)(2) 同本义計,会算也。——《说文》计数刚柔也,轻重也,大小也,实虚也,远近也,多少也,谓之计数。——《管子·七发》学书计。——《礼记·内则》命农计耦耕事。——《礼记·月令》计亿事。——《国语·郑语》。注:“算也。”计日而待。——诸葛亮《出师表》计日以还。——明· 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而计其长。——明· 魏学洢《核舟记》蹄躈各千计。——《聊斋志异·促织》(3) 又如:计会(计算账目;秋后算账;谋划,部署);计口(按人口计算);计度(安排生活用度);算计(估计)(4) 计较;关心于以六计弊群吏之治。——《周礼·太宰》主逼畏不敢计。——《资治通鉴》(5) 又如:计惜(计较与吝惜);计争(计较争执);计功谋利(计较功名,谋求私利);不计报酬(6) 商议;谋划计,谋也。——《广雅》以能遂疑计恶。——《国语·吴语》。注:“虑也。”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战国策·赵策》非计久长。长安君计短。计之曰。——唐· 柳宗元《三戒》(7) 又如:计不得售;计处(考虑;谋划);计画(计虑;谋划);计开(列写出来);计事(商议大事);计奏(商议后奏请);计办(商议办理);商计(8) 考察;审核料敌计险。——《孙子兵法·威王问》(9) 又如:计勘(审核勘验);计制(审核规格)名词(1) 算法;算术 。如:计历(算历)(2) 计簿 。如:计筹(计簿。记载户口、垦田、钱粮出入之数的簿册)(3) 呈送计簿的官吏 。如:计节(计吏所持的符节);计车(计吏所乘的车)(4) 计策;计谋计者,事之本也。——《战国策·秦策》计者,所以定事也。——《韩非子·存韩》吾计已决。——汉· 刘向《列女传》计无所出。——晋· 干宝《搜神记》何以为计。——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5) 又如:计疏(计谋疏失);计智(智谋);缓兵之计;失计;巧计;空城计;苦肉计(6) 测量或计算度数、时间的仪表 。如:静电计;体温计;温度计;安培计(7) 生计,谋生手段 。如:家计(8) 经济力量;经济开支 。如:国计民生(9) 姓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