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议的词语
- 276、日内瓦会议:日内瓦会议是1954年4月26日至7月21日在日内瓦举行的讨论和平解决朝鲜问题和恢复印度支那和平问题的国际会议。
- 277、瓦窑堡会议:六届中央政治局于1935年12月17日至25日在陕北安定县(今子长县)瓦窑堡举行扩大会议(即瓦窑堡会议)。
- 278、议妥:商量妥当。
- 279、合议庭: 审判人员共同审理案件时所组成的审判庭。我国人民法院审判案件实行合议制。第一审由审判员和人民陪审员组成合议庭进行;上诉和抗诉案件的审理,由审判员组成合议庭进行。
- 280、庭议: 1.议事于朝廷。庭,通"廷"。 2.指朝廷的决策。
- 281、廷议:在朝廷上商议或发表议论。 指朝廷上的议论。
- 282、议祧:拟议将亲尽之祖的神主迁出宗庙藏于祧﹐谓之"议祧"。祀远祖﹑始祖之庙为祧。古代帝王宗庙﹐除百世之祖不迁外﹐其馀五世亲尽则迁去神主藏于祧。
- 283、议题: 议题yìtí (1) 会议讨论的题目 英 subject under discussion;topic for discussion
- 284、金縢议:谓代君王而死之奏议。
- 285、议讨:商讨。
- 286、讨议: 1.讨论商议。
- 287、清议堂: 朝廷官员商议军政大事的地方。
- 288、唐律疏议:《唐律疏议》 原名《律疏》,又名《唐律》、是唐高宗令人修撰法律典籍,也是东亚最早的成文法之一。
- 289、谈议: 1.讨论切磋。 2.谓议论是非。
- 290、谈议风生: 谈议风生tán yì fēng shēng (1) 指人健谈而动听或谈吐不凡,意趣盎然 英 talk cheerfully and humorously;talk with great animation
- 291、雅尔塔会议:雅尔塔会议(Yalta Conference)是由时任美国总统(富兰克林·德拉诺·罗斯福)、英国首相(温斯顿·丘吉尔)和苏联人民委员会主席(约瑟夫·维萨里奥诺维奇·斯大林)为代表的三个大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末期于1945年2月4日至2月11日之间在苏联黑海北部的克里木半岛的雅尔塔皇宫内举行的一次关于制定战后世界新秩序和列强利益分配问题的一次关键性的首脑会议。
- 292、琐议:即指对某事从细微处开始议论,多用于文章的题目。
- 293、肆议: 1.亦作"肆义"。 2.谓进言献策,提出意见。
- 294、私议: 私议sīyì (1) 背地里谈论 例 公事不私议 英 discuss…in secret (2) 个人的看法 英 one’s idea
- 295、署议:谓上书议事。因上书须署名﹐故称。
- 296、竖议:立议;建议。出自 《大唐西域记·憍赏弥国》。
- 297、殊议: 不同的意见。
- 298、议諡: 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
- 299、会议室: 会议室huìyìshì (1) 供开会用的房间 英 meeting room (2) 通常包含有一张大会议桌而预定作为董事会会议之用的房间 例 董事会每月在该会议室召开一次会议 英 boardroom
- 300、议谥:亦作“议諡”。古代帝王或大臣死后,礼官评议其生平事迹,拟具上谥或赐谥的名号请旨定夺,叫“议謚”。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議
- 五笔YYQ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2) 同本义议,语也。——《说文》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法而不议。——《荀子·王制》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4) 评议是非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6) 选择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8) 议处;议罪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11) 通“仪”(yí)。忖度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名词(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