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议的词语
- 401、浮议:没有根据的议论。
- 402、嘉议大夫:礼部尚书的别称。
- 403、异议蜂起:异议:不同的或反对的意见。不同的或反对的意见一下子出现很多。
- 404、议论蜂起:议论很多,像一窝蜂飞起一样。形容意见不一致,有很多种说法。
- 405、高峰会议:即“峰会”涉及多国或多边国际性问题的、由各国最高领导人参加的、预计会达成某些共识或某些共同纲领性文件的国际会议被称峰会。
- 406、讽议: 1.讽谏议论﹔婉转地发表议论。
- 407、众议纷纭: 纷纭多而杂乱。人多嘴杂,议论纷纷。
- 408、议论纷纭: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409、议论纷错:形容意见不一﹐议论很多。
- 410、议论纷纷:纷纷:多而杂乱。议论很多、很杂。指看法不一致,各种说法很多。也作“纷纷议论”。
- 411、纷纷议论:纷纷:众多杂乱的样子。形容很多人谈论的情景
- 412、非议: 非议fēiyì (1) 批评,责难 例 非议诏书。——《汉书·黄霸传》 例 非议政事 英 reproach;censure
- 413、物议沸腾:议论纷纷,指舆论强烈。
- 414、诽议:责难﹐非议。
- 415、访议: 1.咨询﹐谋议。 2.依据义理。访﹐通"放"﹔议﹐通"义"。《战国策.赵策二》﹕"诗云﹕'服难以勇﹐治乱以知﹐事之计也。立傅以行﹐教少以学﹐义之经也。循计之事﹐失而不累﹔访议之行﹐穷而不忧。'"吴师道补正﹕"'访义'﹐又疑'放义'﹐谓放于义也。"诸祖耿汇考﹕"吴师道又疑访议当作放义﹐与循计句并承上文而言﹐于义亦得。"一说﹐义为征询意见。吴师道补正﹕"循计谋之事﹐虽有故失而无累。访谋议之行﹐虽有穷急而不忧。"
- 416、议罚:谓议定其罪给以处罚。
- 417、大发议论: 大发议论dàfā-yìlùn (1) 唠叨或漫无目的地说个不停 例 于是国会大发议论了 英 talk emptily or aimlessly (2) 尽情尽力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英 speak at great length
- 418、议夺:犹核准。
- 419、动议: 动议dòngyì (1) 会议中临时提出建议,也指这种建议 英 motion
- 420、订议: 1.谓商定议事文稿。 2.定议﹔商议决定。
- 421、电话会议:(不在一个地方的人)利用电话装置举行的会议。
- 422、议殿:朝廷议政之殿。
- 423、非议诋欺:指诬蔑毁谤。
- 424、诋议:诋毁非议。
- 425、德黑兰会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的一次国际会议。1943年11月28日至12月1日,苏、美、英三国首脑斯大林、罗斯福、丘吉尔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会议,商讨对德战争共同行动和战后安排及合作问题,规定美、英应于1944年在西欧开辟第二战场。会后发表《德黑兰宣言》。
- 拼音yì
- 注音ㄧˋ
- 笔划5
- 繁体議
- 五笔YYQY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义声。本义:商议,讨论)(2) 同本义议,语也。——《说文》议,谋也。——《广雅》。按,谓论事之宜。唯酒食是议。——《诗·小雅·斯干》法而不议。——《荀子·王制》赵王悉召群臣议。——《史记》(3) 又如:议计(商议合计);议妥(商量妥当);议婚(商谈联姻之事)(4) 评议是非议论证据古今。——韩愈《柳子厚墓志铭》(5) 又如:议勋(评议功勋);议语(谈论)(6) 选择乃议侑于宾。——《仪礼·有司彻》。注:“犹择也。”(7) 又如:议才(选拔人才)(8) 议处;议罪因为诬上,卒从吏议。——司马迁《报任安书》(9) 又如:议状(论罪定刑的文书);议处(清制对有过失的官吏,交吏部拟定处罚办法);议惩(评议罪刑给予惩处);议刑(议罪以定刑)(10) 议论,特指议论政事故圣人议多少论厚薄为之政。——《韩非子·五蠹》大功言而不议。——《礼记·闲传》(11) 通“仪”(yí)。忖度议之而后动。——《易·系辞上》昔先王议事以制。——《国语·郑语》。王引之云:“议,读为仪。”博学不可使议世。——《墨子·非儒》。王念孙云:“仪,议古字通。”名词(1) 意见、看法、判断或评价不复料其虚实,便开此议。——《资治通鉴》(2) 又如:议计(意见和计策);议论风生(比喻能言善道,语辞生动有味)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