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记的词语
- 26、玉燕记: 书生祝景生、平君德、戴芳等三人同游春莲寺,遇邹赛娥,俱惊为天仙。
- 27、记心轮: 如来鉴察众生根机意乐种种差。
- 28、如理问记: 如理问记佛教术语,瑜伽八十八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种相,于诸行中,如理问记。
- 29、史记学: 研究《史记》的学问。
- 30、礼记大全: 〖礼记大全〗三十卷。
- 31、死记:指不用理解力去使用记忆力而一味死板地背诵书本。
- 32、重圆记: 剧情简介:安有大儿媳珊瑚十分贤慧,只是过门十年未生有一男,其婆婆安氏亦对珊瑚百般虐待,但珊瑚仍能逆来顺受,每日里吃喝拉睡仍小心伺侯,然婆婆却变本加厉逼儿休妻,休掉了贤慧的珊瑚。不日,那二儿媳又迎娶过门,谁料她却是个刚烈之女,新婚之夜即将那刁婆婆打骂相加教训一顿,而此时那安氏才想起大儿媳珊瑚贤慧之处,遂负罪迎请大儿媳珊瑚回转……。
- 33、惊鸿记: 传奇剧本。
- 34、博文强记:形容见闻广博,记忆力强。
- 35、长城记: 明代传奇作品。
- 36、十四无记: “无记”是梵语avya^kr!ta的汉译,指无法叙述或说明的见解。
- 37、四无记: 四无记 [出宗镜录] 谓不能记别当来之果。
- 38、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1921年8月11日,中国共产党在上海成立了领导工人运动的总机关——中国劳动组合书记部。
- 39、中共中央书记处:中共中央政治局和它的常务委员会的办事机构。成员由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提名,中央委员会全体会议通过。设书记若干人,候补书记若干人,由中央委员会总书记主持工作。负责处理中央委员会的日常工作。
- 40、大人不记小人过: 高阳《胡雪岩全传·平步青云》上册:“胡老爷,大人不记小人过,我说错了话,真正该打。”
- 41、西洋记: 词语解释⒈ 全称《三宝太监西洋记通俗演义》。长篇小说。明代罗懋登作。一百回。前十四回叙述碧峰长老出家、降魔及与张天师斗法故事。十五回起写郑和下西洋,得碧峰长老和张天师协助,一路斩妖除魔,慑服诸国事。情节荒诞,文字平庸。
- 42、太平广记:古小说总集。北宋李昉等编。因成书于宋太宗太平兴国年间,故名。五百卷,目录十卷。分类编次。采录汉至宋初小说、笔记、稗史等四百七十五种。特别是保存了不少六朝志怪、唐代传奇中的名篇。其中有的书今已不传。赖此集得以考见。为研究宋以前小说的主要资料,在中国小说史上有重要地位。
- 43、桃花源记:《桃花源记》是东晋文学家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是《桃花源诗》的序言,选自《陶渊明集》。
- 44、杀狗记: 词语解释⒈ 又名《杀狗劝夫》。元代人作,姓名不详。有元末明初徐fd63改编本。叙孙华受无赖柳、胡二人挑唆,将胞弟孙和赶出家门。其妻杨氏杀狗放置门外,孙华夜归,误为人尸,请柳、胡相助遭拒,而孙和为他埋葬“尸体”,兄弟乃和好。元萧德祥有同名杂剧。
- 45、莎菲女士的日记:是现代作家丁玲所创作的一部日记体短篇小说,1928年发表于《小说月报》第19卷第2号。
- 46、双城记:《双城记》是英国作家查尔斯·狄更斯所著的一部以法国大革命为背景所写成的长篇历史小说,首次出版于1859年。
- 47、石钟山记: 词语解释⒈ 散文篇名。北宋苏轼作。石钟山,在江西湖口。作者对北魏郦道元、唐代李渤所作的山名解释表示怀疑,并通过亲身游历得出新的解释。文章记述作者月夜行舟,描摹山水间的声响,均生动感人。篇末感慨“事不目见耳闻而臆断其有无,可乎?”强调凡事须实际考察的重要性。
- 48、熟记: 熟记shújì (1) 牢牢记住 英 memorize
- 49、四游记: 词语解释⒈ 一名《四游全传》、《四游合传》。为明代《东游记》、《南游记》、《西游记》、《北游记》四种神魔小说的合刊本。吴元泰、余象斗等作。所叙皆道佛两教神魔故事,如八仙过海、华光天王救母、孙悟空得道、北方真武天帝出身等。
- 50、琵琶记: 词语解释⒈ 南戏剧本。元末高则诚作。叙书生蔡伯喈进京应试,中状元后被牛丞相招赘为婿。家乡灾荒,父母相继饿死,蔡原配赵五娘背琵琶弹唱乞讨进京寻夫,得牛女相助,与蔡重聚。剧本取材于民间传说,但改蔡弃亲背妇为被迫。近代许多戏曲剧种有此剧目。
- 拼音jì
- 注音ㄐㄧˋ
- 笔划5
- 繁体記
- 五笔YNN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2) 同本义记,疏也。——《说文》记,识也。——《广雅》记有成。——《礼记·内则》记间之学。——《礼记·学记》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4) 记载,记录记,书也。——《广雅》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名词(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3) 标志,记号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5) 胎记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8) 印章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量词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