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记的词语

  • 251、梅花岭记: 梅花岭记Méihuā Lǐng Jì (1) 梅花岭,在扬州(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明代知州吴秀疏浚运河积土而成,因山上种植许多梅树,故名。记,文体名;是一种以记事为主的文体 英 Meihua ling ji, topic of an article
  • 252、马记:指司马迁所著《史记》。
  • 253、论记: 1.记述。 2.佛教书籍类别。指对三藏的分类﹑疏论。
  • 254、録记: 1.记录。
  • 255、礼记: 礼记Lǐjì (1) 中国儒家经典之一。是战国至汉初儒家礼仪论著的总集。内容包括礼制和儒家哲学两部分,为研究中国古代社会、文物制度、典礼、祭祀、教育、音乐和儒家学说的重要参考书。《汉书·艺文志》著录131篇,西汉戴德删为85篇,名《大戴礼记》。他的侄子戴圣又删为49篇,名《小戴礼记》,收入“十三经”中。其中《中庸》、《大学》、《礼运》等篇是儒家重要的哲学著作,对后世影响很大 英 Li Ji(Book of Rites)
  • 256、刻记: 刻记kèjì (1) 牢牢记住 例 刻记在心 英 engrave on one's mind;keep firmly in mind (2) 刻在器物上的标记 英 engraved mark
  • 257、科目记: 记载登科士人情况的簿册。
  • 258、考工记:先秦时期手工艺专著。作者不详。内容丰富。记述了木工、金工、皮革工、染色工、玉工、陶工等六大类三十个工种。其中六种内容已失传,仅存名目,后又衍生出一种,实存二十五个工种的内容。对车舆、宫室、兵器及礼乐诸器等的制作有详细记载。是研究中国古代科学技术的重要文献。
  • 259、精记:精明强记。
  • 260、谨记:1.意思是敬词,表示把对方的话一定认真记住。宋 韩元吉《大理寺奖谕敕书记》:“钦诵训奬,有荣耀焉,敢不昭示万世而列诸石,谨记。”清 冯景《庚辰殿试纪事》:“臣故谨记之,以志盛事云。” 2.牢记。《世无匹》第十四回:“于浚郊 泣拜道:‘母亲嘱託之言,孩儿谨记!’”孙犁《澹定集·<善闇室纪年>摘抄》:“有一位督学告诉父亲,说我的作文中,‘父亲在 安国 为商’,‘为商’应该写作‘经商’,父亲叫我谨记在心。”
  • 261、结记: 结记jiéjì (1) 〈方〉 (2) 挂念 例 你走吧!这里有大娘照顾,不用结记 英 miss (3)记住 例 以后出去结记着关门 英 remember
  • 262、强记:[ qiǎng jì ] :〈动〉勉强死记。 [ qiáng jì ] :〈形〉记忆力特别强。
  • 263、简记:文书簿册。
  • 264、笺记: 1.古代文体之一。给长官的书启。
  • 265、籍记:谓登记姓名于簿册上。
  • 266、火记:《火记》为古之丹书,专述火候功用,后因用以指炼丹的火候。
  • 267、嘿记:不出声地记在心里。
  • 268、行记:指记述游览的文章。
  • 269、国记:指编年史一类的国史。
  • 270、干校六记: 散文集。杨绛作。1981年出版。收《下放记别》、《凿井记劳》、《学圃记闲》、《“小趋”记情》、《冒险记幸》、《误传记妄》六篇。从衣食住行、同志之谊、夫妻之情等琐事中反映知识分子于“文化大革命”中在干校的劳动生活。文笔淡雅细腻,语言诙谐幽默,具有“怨而不怒、哀而不伤”的格调。
  • 271、追记: 追记zhuījì (1) 补录前人的言论事迹 例 世界杯足球赛追记 英 write down afterwards or from memory (2) 在人死后记上(功勋) 例 追记特等功 英 record a merit posthumously
  • 272、读记:阅读书籍。
  • 273、地记:有关地理的记载。
  • 274、道记: 1.标志。 2.道教的书籍。
  • 275、石记:刻在石上的传记。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NN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2) 同本义记,疏也。——《说文》记,识也。——《广雅》记有成。——《礼记·内则》记间之学。——《礼记·学记》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4) 记载,记录记,书也。——《广雅》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名词(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3) 标志,记号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5) 胎记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8) 印章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量词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