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记的词语

  • 51、南行记: 词语解释⒈  短篇小说集。艾芜著。1935年出版。以作者青年时代流浪于云南边疆和缅甸的生活经历为素材,描述在苦难生活中挣扎的劳动者的不幸,表现了善良与凶残的斗争。文笔酣畅,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
  • 52、鸣凤记:传奇剧本。明代人作。明嘉靖时杨继盛、邹应龙等八人,先后向皇帝弹劾权臣严嵩,受到迫害,最后斗倒严嵩,清算严党罪行。是明代传奇以当时政治斗争为题材的代表作。
  • 53、临江楼记:临江楼记,作者:何为,文章于1977年发表。
  • 54、猎人笔记: 词语解释⒈  短篇小说集。俄国屠格涅夫作于1847-1852年。采用一个猎人到乡村行猎时所写笔记的形式,描绘了农奴制度下外省城镇和乡村各阶层人民的生活。其中也有纯粹描写大自然景色的抒情散文。作品题材多样,大多贯穿着反农奴制的思想。
  • 55、科学记数法: 词语解释⒈  把一个正数记成a×10n的形式,其中1≤a<10,n比原数的整数位数小1。科学技术上常用这种方法表述较大的数,如光速约为300000千米/秒,可记成3.0×105千米/秒。
  • 56、狂人日记: 词语解释⒈  中篇小说。俄国果戈理作于1835年。一个小官吏一生为长官服务。他原以为长官具有崇高的品德,后却发现“一切最好的东西”都被长官霸占去了。他终至发狂而被拘禁,受到残酷迫害。⒉  中篇小说。鲁迅作。1918年发表。狂人出身于封建士大夫家庭,受过封建教育,在目睹宗法制度和旧礼教吃人的事实后,心情极为恐惧,半夜查看历史,发现“满本都写着两个字是‘吃人’”,于是发出了“救救孩子”的呼声。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篇白话小说。
  • 57、记事儿:指小孩儿对事物已经有记忆的能力:二十年前我跟妈妈到过上海,那时还不~,所以毫无印象。
  • 58、记取: 记取jìqǔ (1) 牢记教训、嘱咐等 例 记取这个血的教训 英 bear in mind;remember;commit to memory
  • 59、记性: 记性jìxing (1) 记忆能力 例 记性好 英 memory
  • 60、记分法: 词语解释⒈  用文字或数字评定学生学习成绩的方法。通常有百分记分法、五级记分法(5分、4分、3分、2分、1分或优、良、中、及格、不及格)、四级记分法(优、良、中、差)、两级记分法(合格、不合格)。
  • 61、记分: 记分jìfēn (1) 记录工作、比赛、游戏中的得分 例 记分员 英 record the points;note down a student's mark;record the workpoints
  • 62、金印记: 传奇剧本。明初苏复之作。战国时苏秦求官失败,饱受家中人轻视、讥笑;拜相后,家中人百般奉承。剧本暴露封建社会的炎凉世态。
  • 63、红梅记: 词语解释⒈  传奇剧本。明代周朝俊作。取材于《剪灯新话·绿衣人传》。南宋权相贾似道,因侍妾李慧娘在西湖顾盼书生裴禹而将李杀害。裴与卢昭容相恋,贾欲强纳昭容为妾,拘裴于密室。慧娘鬼魂救裴脱险。最后以裴、卢团圆为结。近现代戏曲剧种有取李慧娘故事的改编本,如《红梅阁》、《游西湖》、《李慧娘》等。
  • 64、哈克贝里·费恩历险记: 词语解释⒈  长篇小说。美国马克·吐温作于1876-1884年。汤姆·索亚的朋友哈克贝里·费恩心地善良。他帮助黑奴吉姆逃跑,两人乘木筏由密西西比河顺流而下,沿途为逃避追捕,经历了许多惊险事。最后吉姆的女主人临终前给他以自由。汤姆·索亚的姑母欲收费恩为义子,但他决心逃走,过无拘无束的生活。
  • 65、浮生六记: 笔记。清代沈复著。六卷。系作者在嘉庆年间所写的回忆录。分《闺房记乐》、《闲情记趣》、《坎坷记愁》、《浪游记快》、《中山记历》、《养生记道》六部分。后两记已佚。主要记叙作者与其妻陈芸的家庭生活,其间悲欢离合,写得朴素真挚,凄恻动人。
  • 66、耳记: 耳记ěrjì (1) 在耳上作的,尤其在家畜的耳上作的辨认记号(如剪出的或划割的) 英 earmark
  • 67、察世俗每月统记传: 词语解释察世俗每月统记传(察世俗每月統記傳)[ chá shì sú měi yuè tǒng jì chuán ]⒈  近代第一个中文刊物。月刊。1815年8月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和米怜创办。雕版印刷。宣传基督教教义为主,全部赠阅。1821年停刊,共出七卷。
  • 68、笔记本电脑:微电脑 wēidiànnǎo 即微型电子计算机
  • 69、补记: 补记bǔjì (1) 事后的想法,回想 例 在每一页上都要留出写补记的地方 英 afterthought
  • 70、史记: 史记Shǐjì (1) 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西汉司马迁著,原名《太史公书》。约于汉武帝太初元年至征和二年间(公元前104—前91)撰成。司马迁利用史官典籍,博采《左传》、《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及诸子百家等书与实地采访写成。记述黄帝时代至汉武帝天汉年间3000多年的历史。后其书有缺,《武帝纪》、《三王世家》、《龟策列传》、《日者列传》等篇均为褚少孙所补。体裁分传记为本纪、世家、列传,以八书记制度沿革,立十表以通史事的脉络,为后世纪传体史书所沿用。书中《河渠书》、《平准书》、《货殖列传》反映了社会经济生活;《匈奴列传》、《西南夷列传》则记述了少数民族的活动,这些都是本书的优点。《史记》不仅仅是史学著作,由于描写历史人物生动形象,在文学史上也有很高的地位。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英 Shi Ji(Historical Records)
  • 71、日记: 日记rìjì (1) 每天或经常把发生的事、处理的事务或观察的东西写下来的记录,尤指个人活动、思考或感觉的每日记录 英 diary
  • 72、切记: 切记qièjì (1) 务必记住;牢记 英 be sure to keep in mind
  • 73、记得: 记得jìde (1) 想得起来;没有忘记 例 一切都还记得 英 remember well
  • 74、记事: 记事jìshì (1) 记录古今所发生的重大事件 英 keep a record of events;make a memorandum (2) 记录的史实 英 chronicles;account;record of events
  • 75、记号: 记号jìhào (1) 能引起注意、易于记忆辨识的标记 例 得了几次对他不好的迟到记号 英 mark;sign signal;symbol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NN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2) 同本义记,疏也。——《说文》记,识也。——《广雅》记有成。——《礼记·内则》记间之学。——《礼记·学记》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4) 记载,记录记,书也。——《广雅》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名词(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3) 标志,记号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5) 胎记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8) 印章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量词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