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记的词语

  • 101、摘记: 摘记zhāijì (1) 摘录 例 那几篇文章他都作了摘记 英 extracts (2) 摘要记录 例 摘记了书中几个要点 英 take note
  • 102、读书札记:读书时为了把自己的读书心得记录下来或为了把文中的精彩部分整理出来而做的笔记。
  • 103、三家村札记:“三家村札记”是1961年9月中共北京市委机关刊物《前线》杂志为“丰富刊物内容”、“活跃气氛”、“提高质量”而开辟的一个专栏。
  • 104、札记: 札记zhájì (1) 读书时摘记的要点以及所写的心得 英 reading notes
  • 105、劄记: 劄记zhájì (1) 读书笔记 英 reading notes
  • 106、记载: 记载jìzǎi (1) 把事情记录下来 例 其中有一条记载着一次对议长投了不信任票 英 entry;record;put down in writing (2) 记录事情的文字 英 record
  • 107、记説:1.记其所说。《汉书·王莽传上》:“网罗天下异能之士,至者前后千数,皆令记説廷中,将令正乖繆,壹异説云。”《资治通鉴·汉平帝元始四年》引此文, 胡三省 注曰:“令各造廷中而记其説也。”2.记诵讲说。《古尊宿语录·云门匡真禅师广录上》:“若是初心后学,直须摆动精神,莫空记説。”
  • 108、岳阳楼记:散文篇名。北宋范仲淹作。文中描绘了岳阳楼在不同季节、气候下的风景变化,以及游人心情的差异。最后引发出“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名言,表达了作者的高尚人格和远大抱负,对后世仁人志士有重大影响。
  • 109、阅微草堂笔记:笔记小说集。清代纪昀作。二十四卷。记述鬼狐故事,有的情节完整,有的仅为随笔,往往包含对黑暗现实的揭露。其中还有些学术考辨文字。文字质朴而隽永,是清代文言小说的重要作品。
  • 110、西园记: 越剧古装戏。
  • 111、挟冤记仇: 元·高文秀《谇范叔》第一折:“倘若挟冤记仇,须贾,你觑者,俺这里雄兵百万,战将千员,有一日兵临城下,将至濠边,四下里安环,八下里拽炮,人平了你宅舍,马践了你庭堂。” 挟冤记仇是一个汉语词汇,拼音为xié yuān jì chóu,解释把冤仇记在心上。
  • 112、狱中杂记:《狱中杂记》是清代文学家方苞创作的一篇散文。
  • 113、永州八记:“永州八记”是唐代文学家柳宗元被贬为永州司马时,借写山水游记书写胸中愤郁的散文。
  • 114、时光记忆:回忆已经过去的事。
  • 115、封存记忆:原来有过一段美好的回忆,不知道出于什么原因,只想放在心底。
  • 116、有意记忆:有明确记忆目的并采取相应记忆方法和努力的记忆。
  • 117、红色记忆: 关于革命的记忆,可以回忆革命历程、革命先烈、革命事迹、革命精神等等。
  • 118、记忆: 记忆jì yì 1.  记住或想起。 例 训练记忆的课程。 英 memory; remember; bear in mind; 2.  过去的事物留在脑中的印象。 例 记忆所得者。——蔡元培《图画》视觉记忆。
  • 119、记忆银行:灰色的天空 呼吸在寻求 缓慢的理由 不想再急走眼前闪过陌生的曾经拥有人群的包容 心底的暗涌 亦仿佛看透 亦仿佛朦胧不懂我们走失在哪个结构在分手关头 要怎么形容 甜蜜的时候 我倒背如流记忆该往后 还是典当在 某个银行的窗口。
  • 120、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的简称。
  • 121、记忆表象:记忆表象保存在人头脑中的曾感知过的客观事物的形象。
  • 122、记忆术:记忆术(mnemonic)从古罗马时代开始就有的一种助记方法。
  • 123、记忆鼓: 研究记忆的一种装置。
  • 124、记忆犹存: 记忆里的东西还没忘记,就是记忆还在,仍然存在的意思。
  • 125、形状记忆合金:形状记忆合金(shape memory alloys,SMA)是通过热弹性与马氏体相变及其逆变而具有形状记忆效应(shape memory effect,SME)的由两种以上金属元素所构成的材料。
  • 拼音
  • 注音ㄐㄧˋ
  • 笔划5
  • 繁体
  • 五笔YNN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己声。本义:记住)(2) 同本义记,疏也。——《说文》记,识也。——《广雅》记有成。——《礼记·内则》记间之学。——《礼记·学记》凡所经履,莫不暗记。——《后汉书·应奉传》常记溪亭日暮。——宋· 李清照《如梦令》吾记天圣中。—— 宋· 司马光《训俭示康》望中犹记。——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3) 又如:记混了;记错了;切记;牢记;铭记;记不清;记省(回忆,记忆);记心(记在心上,常用于叮嘱);记念(挂心;惦念);记忆(记在心里)(4) 记载,记录记,书也。——《广雅》宫之奇果谏,记曰。——《公羊传·僖公二年》。注:“史记也。”受记考事。——《汉书·张敞传》属予作文以记之。——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予在患难中,间以诗记所遭。——文天祥《 后序》览则省记。——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姚鼐记之。—— 清· 姚鼐《登泰山记》(5) 又如:摘记(摘要记录);笔记(用笔记录);手记(亲手记录);记言(记录言论)名词(1) 记载事物的书册或文章 。如:记书(传记及诸家之书);游记;日记;杂记;摘记(2) 按时间顺序记述历史史实或事件 。如:大事记;史记;记传(历史传记);记牒(史册;文字记录);记府(古代国家收藏文书史策的府署)(3) 标志,记号仓廒内自有官司封记。——《水浒传》(4) 又如:标记;以红色为记;记色(凭据;证据)(5) 胎记生那儿时,脊背下有一搭红记。——《警世通言》(6) 又如:他身上有块记(7) 古时的一种公文 。如:奏记;残记。又指记述或解释典章制度的文字。如:十三经中的《周礼·考工记》和《礼记》(8) 印章正其名,请铸铜记给之。——《宋史·职官志》(9) 又如:戳记;图记;钤记;记室(官名。掌管章表书记文檄)(10) 记叙文,一种以叙事为主的文体 。如:《桃花源记》;《岳阳楼记》量词张开手掌迅速厉害地一击,掴 。如:一记耳光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