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讹的词语
- 1、错讹: 词语解释⒈ 谬误:本书中的错讹,请读者批评指正。
- 2、王商止讹:前汉王商止息讹言,安定民心的故事。
- 3、语讹: 1.言语讹误。
- 4、一差两讹: 同“一差二错”。
- 5、訞讹: 1.怪诞虚妄。
- 6、妖讹: 1.怪诞虚妄。 2.指怪诞乖谬之言。
- 7、祅讹:怪诞虚妄。
- 8、沿讹:因袭谬误。
- 9、凶讹:凶暴悖谬。
- 10、形讹:校勘学术语。刻板﹑抄写时因字形相似而歧出的错误字体。
- 11、詨讹:谬误﹐与实理相违。
- 12、誵讹: 1.混淆讹误。
- 13、淆讹:搅乱,弄错。
- 14、误讹: 1.讹误。
- 15、豕讹: 1.犹豕亥。
- 16、豕虎传讹:指书籍传写或刊印中的文字错误。
- 17、缺讹: 1.指减少和变动。
- 18、寝讹:《诗.小雅.无羊》:"尔羊来思,其角濈濈;尔牛来思,其耳湿湿。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后以"寝讹"指牛羊的卧息与活动。
- 19、迁讹: 1.亦作"迁讹"。 2.谓辗转流传而失真。 3.谓时间迁流变化。
- 20、拏讹: 见“拏讹头 ”。
- 21、拿讹: 见“拿讹头 ”。
- 22、南讹: 1.亦作"南为"﹑"南伪"﹑"南讹"。指夏时耕作及劝农等事。 2.南方主夏属火,炎帝所司。因用以借称火神。
- 23、民讹:人们的谣言。语本《诗.小雅.沔水》:"民之讹言﹐亦孔之将。"郑玄笺:"讹﹐伪也。"
- 24、鸾讹:指鸾鸟死亡。讹,通"吪"。
- 25、较讹: 1.校正错误。
- 拼音é
- 注音ㄜˊ
- 笔划6
- 繁体訛
- 五笔YWXN
- 五行水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化声。字本作“譌”。本义:谣言)(2) 同本义譌,伪言也。——《说文》(3) 字亦作“讹”民之讹言。——《诗·小雅·沔水》讹言大水至。——《汉书·成帝纪》(4) 又如:讹言(谣言)(5) 差错 。如:讹舛(差错;谬误);讹阙(错误残缺);讹头(过失,污点,把柄);讹替(错误)动词(1) 讹诈 。如:讹人(讹诈人);讹头(讹诈的钱财)(2) 改变;感化或降于阿,或饮于池,或寝或讹。——《诗·小雅·无羊》(3) 变化式讹尔心。——《诗·小雅·节南山》岁月迁讹,斯风渐笃。——《通志》(4) 不正确的平秩南讹。——《书·尧典》(5) 又如:讹音 [查看更多]
E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