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诈的词语
- 176、矫情饰诈: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 177、浇诈:犹浇讹。
- 178、阴险狡诈:表面和善,暗地不怀好意的。
- 179、狡诈: 狡诈jiǎozhà (1) 阴险狡猾,诡计多端 英 deceitful
- 180、骄诈: 1.骄傲诡诈。
- 181、渐诈:欺诈。
- 182、奸诈: 奸诈jiānzhà (1) 奸伪狡猾 例 一帮邪恶的、奸诈的人 英 treacherous;crafty;fraudulent
- 183、僭诈:不守本分而行欺诈。
- 184、机诈: 机诈jīzhà (1) 狡诈;机巧诈伪 英 treacherous;tricky;deceitful
- 185、奸诈不级:奸诈不级是一个汉语成语,读音是jiān zhà bù jí。
- 186、掎挈司诈:掎挈:指摘;司:同“伺”,侦候;诈:欺诈。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 187、掎挈伺诈:抓住人家过错,等待机会来陷害。
- 188、诈奸不及:犹言十分奸诈。
- 189、诈慧:狡诈的智慧﹐鬼聪明。
- 190、谎诈:谎骗欺诈。
- 191、诈幻:欺诈惑乱。
- 192、怀诈: 1.心存欺诈。
- 193、诈湖:谓打麻将假冒或错认已达到规定要求﹐取得成功。湖﹐通常作"和"﹐牌戏术语。
- 194、诈哄:哄骗。
- 195、讧诈:谓作乱行诈。
- 196、赫诈:恐吓诈骗。
- 197、诈悍:诡谲凶悍。
- 198、诈害:欺诈侵害。
- 199、诈诡:诡诈。
- 200、诡诈: 诡诈guǐzhà (1) 欺诈 例 那双诡诈的小眼,很明显地显出畏缩的,哀怨的眼色。——何家槐《暧昧》 英 crafty
- 拼音zhà
- 注音ㄓㄚˋ
- 笔划7
- 繁体詐
- 五笔YTHF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乍声。从言,说明与言论有关。本义:欺骗)(2) 同本义诈,欺也。——《说文》诈,伪也。——《尔雅》匿行曰诈。——《荀子·脩身》有掎挈伺诈。——《荀子·富国》繁战之君,不足于诈。——《吕氏春秋·义赏》无功伐而求荣富,诈也。——《吕氏春秋·务本》相如度 秦王特以诈佯为予 赵城,实不可得。——《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禽兽之变诈。——《聊斋志异·狼三则》(3) 又如:诈端(讹诈的理由);诈掯(敲诈勒索);诈哄(欺骗);诈伪(欺骗);诈力(诈术与暴力);诈人(专务诈欺作伪的人)(4) 假装;冒充诈自称公子。——《史记·陈涉世家》乃诈称公子。诈云欲降。——《资治通鉴》(5) 又如:诈酒三分醉(喝酒不多却装做醉酒);诈使命(假使节;伪装的使节);诈允(假装允诺);诈狂(假装颠狂);诈死(假装死去);诈痴不颠(假装痴呆)(6) 用语言试探,诱使对方露真情谁不知道李十太爷是能事的!把我一诈,就吓毛了!——《红楼梦》(7) 又如:他是拿话诈我形容词(1) 体面;俊俏打扮的身子儿诈,准备着云雨会巫峡。——《西厢记》(2) 矜夸;神气只待要弄柳拈花,马儿上扭捏着身子儿诈。——元· 郑廷玉《看钱奴买冤家债主》(3) 不诚实;虚伪先诈力而后仁义。——贾谊《过秦论》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