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426、介词: 介词jiècí (1) 用在名词、代词或名词性词组前边,合起来表示方向、对象等的词。如:从、往、在、当、把、对、同、为、以、比、跟、被等 英 preposition
- 427、醮词:道教徒斋醮时祭告天帝的词章。
- 428、饰词矫情:以虚假的现象伪装欺骗别人。
- 429、矫词: 1.托辞。 2.诡言,说假话。 3.指虚假之言。
- 430、词牋: 淫荡猥亵的言词。
- 431、谏词:谏诤的言词。
- 432、僭词:虚妄之辞。
- 433、兼词:指古代汉语中,有的字代表了两个词的结合。
- 434、兼类词: 英语中有很多常用词可以用作两种或多种不同的词性,如:about可以用作副词和介词;hard可以用作形容词和副词,这种词叫兼类词。这类词意思也不相同,所以也是多词。
- 435、迦陵词:又名《湖海楼词集》。词集。清代陈维崧(号迦陵)作。三十卷。共收四百十六调,一千六百二十九首词。在历代词人中,其作品最多。
- 436、假词: 1.亦作"假词"。 2.托词。
- 437、谓词逻辑: "谓词,在谓词逻辑中,原子命题分解成个体词和谓词。个体词是可以独立存在的事或物,包括现实物、精神物和精神事三种。谓词则是用来刻划个体词的性质的词,即刻划事和物之间的某种关系表现的词。如“苹果”是一个现实物个体词,""苹果可以吃""是一个原子命题,“可以吃”是谓词,刻划“苹果”的一个性质,即与动物或人的一个关系。"。
- 438、逻辑联结词:在复合判断中把作为它的构成要素的某个或某些判断联结起来的概念。常用的逻辑联结词是:负判断中的“并非”,联言判断中的“并且”,假言判断中的“如果……那么……”,选言判断中的“或者……或者……”。
- 439、寄词:犹寄语。
- 440、吉词: 美善的言词。
- 441、及物动词: 又称“他动词”。又称“外动词”。
- 442、记词: 1.记言。
- 443、诨词:诙谐逗趣的言辞。
- 444、魔兽词汇: FH:..................First Hero,第一英雄,也叫F1。SH:..................Second Hero,第二英雄,也叫F2。
- 445、高频词汇: 定义:出现频率高的词汇。
- 446、词汇: 词汇cíhuì (1) 一种语言中所有词的总和,也指某一范围内所使用的词的总和 英 vocabulary;words and phrases
- 447、基本词汇:词汇中最主要、最稳定的部分。如:人、手、天、地、上、下等等。这类词历史悠久,使用范围广,构造新词的能力强,是语言的基础之一。
- 448、词汇学:语言学的一个部门。研究语言或一种语言的词汇的组成和历史发展。
- 449、淫词秽语: 见“淫词亵语 ”。
- 450、蕙风词:词集。
- 拼音cí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詞
- 五笔YNGK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
C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