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词的词语

  • 526、放词: 吐辞。
  • 527、芳词: 1.优美的文词。 2.对闺房书简的美称。
  • 528、反身代词: 反身代词fǎnshēn dàicí (1) 指代句子、从句或动词词组中作主语的代词 英 reflexive pronoun
  • 529、繁词: 1.亦作"繁词"。 2.夸夸其谈。亦指繁琐的言辞。
  • 530、烦词: 1.繁冗之语。
  • 531、翻词: 1.反诉之词。
  • 532、发端词: 发端词fāduāncí (1) 也叫发语词。多用在句首,揭举事物。文言中有“夫”、“维”、“盖”等词 英 function characters used in the beginn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documents (2) 序言 英 preface
  • 533、发语词: 发语词fāyǔcí (1) 文言虚词的一种,用于句首。如“夫”、“盖” 英 a form word;function characters used in the beginning of classical Chinese documents
  • 534、多音节词: 多音节词duōyīnjiécí (1) 由三个以上的汉字组成的词 英 polysyllabic word
  • 535、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 536、对口词: 对口词duìkǒucí (1) 一种曲艺形式,由两人表演,一说一对。具有朗诵诗的一些特点:语速较快,衔接紧密,情绪激昂,配以大幅度的动作表演 英 rhymed dialogue;theatrical dialogue
  • 537、对词: 对词duìcí (1) 演员在一起练习台词 英 rehearse actors' lines
  • 538、敦煌词: 指藏于甘肃省·敦煌石室中的唐·五代词。
  • 539、断词: 1.见"断辞"。
  • 540、度词:依词谱曲﹑歌唱。
  • 541、洞仙词:即洞仙歌。详"洞仙歌"。
  • 542、定冠词: 定冠词dìngguàncí (1) 放在名词之前的虚词,用来特别说明名词所指的是某一类人或事物(非汉语语法) 英 definite article in English grammar
  • 543、调词: 1.谓作诗填词。
  • 544、刁词:狡辩之词。
  • 545、灯词: 1.贴在彩灯上供人品评娱乐的诗词等。 2.用于元宵节的弹词故事等。
  • 546、悼词: 悼词dàocí (1) 哀悼死者的话或文章 英 memorial speech
  • 547、祷词: 祷词dǎocí (1) 祈祷说的话 英 litany
  • 548、谠词: 1.谠辞。
  • 549、弹词: 弹词táncí (1) 流行于南方各省,集说、唱、弹于一体的一种曲艺形式,曲调、唱腔各异,用三弦伴奏,亦可加琵琶伴奏 英 fiddle ballads in Chinese southern dialects
  • 550、代名词: 1.代替正式名称的词。 2.引申指代号,绰号。 3.即代词。详"代词"。
  • 拼音
  • 注音ㄘ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YNG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言,司声。本义:言词。按,“辞”、“词”在“言词”这个意义上是同义词。但在较古的时代,一般只说“辞”,不说“词”。汉代以后逐渐以“词”代“辞”)(2) 同本义词,意内而言外也。——《说文》词色甚强。——《世说新语·轻诋》听妇前致词:三男邺城戍。—— 杜甫《石壕吏》门者故不入,则甘言媚词,作妇人状,袖金以私之。——宗臣《报刘一丈书》(3) 又如:名词;动词;形容词;词色(声色);词锋(犀利的文笔,好像刀剑的锋芒);词不达意(4) 诗文中的词语纵豆蔻词工,青楼梦好,难赋深情。——姜夔《扬州慢》(5) 又如:词科(文词科场;科举考场);词场(文坛、文苑、文辞荟萃的地方;文词科试的场所);词翰(词章);词章(文辞的通称。后用以专称诗赋文章而言)(6) 状纸;诉讼次日,一乘轿子抬到县门口,正值知县坐早堂,就喊了冤,知县叫补进词来。——《儒林外史》(7) 又如:词状(状词;诉状);词因(原因,情由。多指供词,讼状所陈述的内容);词讼(同辞讼。诉讼)(8) 文体名,诗歌的一种 。一种韵文形式,由五言诗、七言诗或民间歌谣发展而成,起于唐代,盛于宋代。原是配乐歌唱的一种诗体,句的长短随歌调而改变,因此又叫长短句。有小令和慢词两种,一般分上下两阕动词说,告诉其词于宾曰。——《礼记·曾子问》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