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试的词语
- 76、召试:皇帝召来面试。为封建时代选拔官吏的一种特殊方式。
- 77、日省月试:每天每月进行考核。
- 78、摄试:非正式任命的试用官员。
- 79、内试:指科考中的殿试。
- 80、明试: 明白考验。
- 81、面试:(动)对应试者当面考查测试:参加~。
- 82、里试:乡试的别称。
- 83、口试: 口试kǒushì (1) 采取口头回答的方式进行考试 英 oral examination;oral test
- 84、解试:科举时代唐宋州府举行的考试,即明清的乡试。
- 85、校试: 1.考较试验。 2.考选;考试。
- 86、角试: 1.比试。
- 87、简试:铨叙考试。
- 88、公试:官方主持的考试。
- 89、放试: 犹言举行考试。
- 90、发硎新试:发硎:刚用磨刀石磨好的刀。比喻初露锋芒。也作“新硎初试”。
- 91、都试: 都试dūshì (1) 汉代一种讲武习兵的考试制度 例 如古都试之法。——宋·苏轼《教战守》 英 a military examination manner in Han Dynasty
- 92、调试: 调试tiáoshì (1) 试验并调整机器、仪器等 英 experiment and adjust (2) 在安装过程中对设备所作的试验工作 英 shakedown test
- 93、道试: 1.清代省下设道,道所举行的考试,谓之道试。
- 94、诒试:方言。哄骗。
- 95、不试: 不用;不被任用。 未经试验。
- 96、百试: 1.多次试用。
- 97、以身试险: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律的事。指明知故犯。
- 98、以身试法: 以身试法yǐshēn-shìfǎ (1) 试着亲身去做触犯法令的事。指明知故犯 英 defy the law
- 99、选歌试舞:挑选美女,征召歌伎。指放荡的生活方式。
- 100、乡试年: 1.元﹑明﹑清三代在各省城举行乡试,每三年一次,明清一般逢子﹑卯﹑午﹑酉年开考,称为"乡试年"。
- 拼音shì
- 注音ㄕˋ
- 笔划8
- 繁体試
- 五笔YAAG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式声。本义:用;任用)(2) 同本义试,用也。——《说文》明试以功。——《虞书》今予将试以汝迁。——《书·盘庚》师干之试。——《诗·小雅·采芑》兵革不试。——《礼记·乐记》吾不试。——《论语》私人之子,百僚是试。——《诗·小雅·大东》兵革不试,五刑不用。——《礼记·乐记》(3) 又如:试兵(用兵)(4) 尝试试,尝也。——《广雅》不可试也。——《易·无妄》臣请试之。——《战国策·秦策》我虽不敏,请尝试之。——《孟子·梁惠王上》日高人渴漫思茶,敲门试问野人家。——宋· 苏轼《浣溪沙》(5) 又如:试啼(试着啼哭);试药郎中(方言。庸医诊病时以病试药);试试缩缩(即畏畏缩缩,不敢大胆前进);试水(尝试品尝茶水)(6) 初次使用思试之斗以觇之。——《聊斋志异·促织》(7) 又如:试酌(初饮)(8) 试验试用于今日,先帝称之曰能。——诸葛亮《出师表》又试之鸡,果如成言。——《聊斋志异·促织》(9) 又如:试守(试任某一官职);试儿(旧时试测小儿性情和志趣的习俗。也称“抓周”、“试周”);试晬(周岁测试小孩);试艺(试验才艺);试年庚(古时风俗在除夕夜聚博,以胜负来作为来年运气的征兆)(10) 考查;考试老人延入坐,知从郡城就童子试归。——清· 周容《芋老人传》及试吏呼名至史公, 公瞿然注视。—— 清· 方苞《左忠毅公逸事》(11) 又如:试验(考查;验证);试判(考试);试官(主持考试的官)(12) 试探;刺探白发不相负,青阳始试旬。——清· 王夫之《元日折梅次定山韵》(13) 又如:试风头(剌探情况);试旬(探求;探寻)(14) 通“弑”。旧称臣杀君、子杀父母等行为受命之臣,专征云试。——《汉书》副词相当于“姑且”王试出兵以观之。——《史记·周本纪》 [查看更多]
S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