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诸的词语
- 251、付诸度外: 度外:心意计度之外。放在考虑之外,形容不计安危、成败的行为。
- 252、付诸一炬:一把火全部烧了。
- 253、付诸洪乔:比喻书信遗失。
- 254、付诸一笑:用一笑来对待或回答。比喻不值得理会。
- 255、付诸东流: 付诸东流fùzhū-dōngliú (1) 物件投付于东流之水,一去不返。喻功败垂成、希望成灰 英 all one's efforts wasted;irrevocably lost
- 256、付诸: 付诸fùzhū (1) 使改变形状或性质 例 统帅部所设想的计划…这些小组正将其付诸行动 英 transpose
- 257、铭诸肺腑:比喻永记不忘。
- 258、方诸:古代在月下承露取水的器具。 传说中仙人住所。
- 259、诸坊: 1.隋唐时以坊为名的各官署。
- 260、返求诸己: 遇到挫折时切莫责怪他人,而应先反过来从自己身上找出问题的症结,并努力加以改正。
- 261、反求诸己: 反求诸己fǎnqiúzhūjǐ (1) 求:寻求。诸:“之于”的合音。反省自己的过失,加以改正,而不责怪别人 例 发而不中,则怨胜己者,反求诸己而已矣。——《礼记》 英 seek the cause in oneself instead of sb. else
- 262、诸凡: 1.所有﹔一切。
- 263、诸凡百事: 诸凡百事zhūfánbǎishì (1) 〈方〉泛指一切事情 例 高大爷好像老实一点儿,诸凡百事都由陈大爷出头 英 everything
- 264、礼失而求诸野:谚语,意思是指古礼不传,可访民间。
- 265、东诸侯:东方的诸侯。
- 266、诸娣: 1.众妾。
- 267、诸色人等:各种各样﹑各色各等的人们。
- 268、南海诸岛:南海诸岛一般指中国南海的各岛屿洲滩,古称长沙,分4群: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它包括数百个由珊瑚礁构成的岛、礁、滩、沙和暗沙。
- 269、诸有此类: 1.犹言诸如此类。
- 270、诸若此类: 1.同"诸如此类"。
- 271、诸如此比:犹言诸如此类。
- 272、诸如此例:许多像这样的事例。
- 273、诸如此类: 诸如此类zhūrúcǐlèi (1) 像这一类有不少。也表示其他以此类推 例 诸如此类,均在严打之列 英 thinks like that;such;and so on and so forth
- 274、蟾诸: 1.见"蟾蜍"。
- 275、诸曹: 1.犹言各部。亦借指各部的官员。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諸
- 五笔YFTJ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诸诸便便,辩也。——《尔雅》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2) 又如:诸问(问辩)形容词(1) 众;各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2) 又诸将皆失色。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 沈括《梦溪笔谈》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诸君子,指谭嗣同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率诸少年。——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代词(1)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诸人不知,瞒不得你。——《西厢记》(2) 又如:诸处(别处);诸人(别人);诸方(别的地方)(3) 作定语,相当于“其”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史记·楚世家》助词表示语气,相当于“啊”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邶风·日月》名词(1) 干果桃诸,藏桃也。诸,储也。藏以为储,待给冬月用之也。——《释名》(2) 古地名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城诸及 防。——《春秋》(3) 姓。如:诸葛(复姓)(1) “之于”的合音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诸漆工,作断纹焉。(诸:之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2) 又谋诸篆工。(3) 又匣而埋诸土。(4) 又献诸朝。献诸抚军。——《聊斋志异·促织》归而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5) “之乎”的合音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梁惠王上》子闻诸?——《左传》介词相当于“于”宋人资章甫适诸 越。——《庄子·逍遥游》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