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诸的词语
- 176、诸戎: 1.古代称众少数民族。
- 177、诸渠: 1.传说中的鬼怪名。
- 178、取诸宫中:《孟子.滕文公上》:'且许子何不为陶冶,舍皆取诸其宫中而用之?'宫古代对房屋的通称。后以'取诸宫中'谓取用于自己家中,极言其便利。
- 179、诸逑: 1.祭星的神祠。
- 180、诸事告罄: 指所有的事都结束了。
- 181、诸卿:1.古代天子和诸侯所属的众高级官员。”2.古代君上对众多臣下的称呼。 3.诸多年少长者。
- 182、诸倩: 1.各个女婿。
- 183、其诸:犹或者。表示测度的语气。
- 184、偏诸:衣服﹑鞋子和帘帷的花边。
- 185、譬诸:譬之于﹔譬如。
- 186、匹诸:犹言譬之于。
- 187、诸牧: 1.四方长官。
- 188、铭诸五内:深深刻在内心深处,永远不会忘记
- 189、藏诸名山:语出汉司马迁《报任少卿书》:'仆诚以着此书,藏诸名山,传之其人,通邑大都,则仆偿前辱之责。'原谓将著作藏于书府,传之后人。后谓著作极有价值,能传之后世。
- 190、孟诸:亦作'孟猪'。亦作'孟潴'。古泽薮名。在今河南商丘东北﹑虞城西北。
- 191、梅诸: 1.亦作"梅菹"。 2.由梅实制成的食品。
- 192、诸蛮: 1.古代对我国西南少数民族的总称。
- 193、诸吕: 1.指汉代吕后的亲信吕产﹑吕禄等。
- 194、诸漏: 1.佛教语。各种烦恼。漏﹐指贪欲﹑瞋恨﹑愚痴带来的烦恼。
- 195、诸僚: 1.同僚。 2.古代少数民族名。分布于岭南一带和海中岛屿上。
- 196、乌衣诸郎:指东晋时王谢两大贵族的子弟。
- 197、揽诸:传说中食鬼的神名。
- 198、诸亲六眷: 1.总称所有亲戚。
- 199、居诸:指来往。
- 200、诸舅: 1.古代天子对异姓诸侯﹑诸侯对异姓大夫﹐皆尊称为"舅"﹐多数就称为"诸舅"。 2.母亲的弟兄们。
- 拼音zhū
- 注音ㄓㄨ
- 笔划10
- 繁体諸
- 五笔YFTJ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者声。本义:辩,问辩) 同本义诸,辩也。——《说文》。按,者亦意辩词也。诸诸便便,辩也。——《尔雅》穷研细诸问,岂得信虚辞!——《敦煌变文集·燕子赋》(2) 又如:诸问(问辩)形容词(1) 众;各诸郡县苦秦吏。——《史记·陈涉世家》西和诸戎。——《三国志·诸葛亮传》诸道桥梁。——《资治通鉴·唐纪》(2) 又诸将皆失色。诸越则桃李冬实。(诸越,即“百越”,指两广地区。)——宋· 沈括《梦溪笔谈》诸峰之顶,亦低于山顶之地面。——宋· 沈括《梦溪笔谈·活板》仆必能从诸君子之后。(诸君子,指谭嗣同等)——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率诸少年。——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3) 又如:诸余(诸般;种种);编辑部诸先生;诸恶(各种恶行);诸种(各种;各个种族);诸众(众多);诸相(佛教指一切事物外观的形态)代词(1) 代人,代事,代物,相当于“之”告诸往而知来者。——《论语·学而》与诸乎?——《左传·僖公十三年》诸人不知,瞒不得你。——《西厢记》(2) 又如:诸处(别处);诸人(别人);诸方(别的地方)(3) 作定语,相当于“其”无效齐庆封弑其君而弱其孤,以盟诸大夫!——《史记·楚世家》助词表示语气,相当于“啊”日居月诸,照临下土。——《诗·邶风·日月》名词(1) 干果桃诸,藏桃也。诸,储也。藏以为储,待给冬月用之也。——《释名》(2) 古地名 。春秋时鲁邑,在今山东省诸城县西南城诸及 防。——《春秋》(3) 姓。如:诸葛(复姓)(1) “之于”的合音君子求诸己。——《论语·卫灵公》投诸渤海之尾。——《列子·汤问》穆公访诸 蹇叔。——《左传·僖公三十三年》谋诸漆工,作断纹焉。(诸:之于。)——明· 刘基《郁离子·千里马篇》(2) 又谋诸篆工。(3) 又匣而埋诸土。(4) 又献诸朝。献诸抚军。——《聊斋志异·促织》归而形诸梦。——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5) “之乎”的合音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王尝语 庄子以好乐,有诸?——《孟子·梁惠王上》子闻诸?——《左传》介词相当于“于”宋人资章甫适诸 越。——《庄子·逍遥游》 [查看更多]
Z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