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诺的词语

  • 1、乌尔宾诺的维纳斯:这幅和《沉睡的维纳斯》可谓姊妹之作。
  • 2、诺贝尔文学奖揭晓:据诺贝尔官网消息称,2015年度诺贝尔文学奖于当地时间2015年10月8日下午1点揭晓,白俄罗斯女作家、记者斯维特兰娜·阿列克谢耶维奇获此殊荣。
  • 3、鲍里斯·戈东诺夫:鲍里斯·费奥多罗维奇·戈东诺夫(俄语:Борис Федорович Годунов,1552年—1605年4月23日),俄罗斯沙皇费奥多尔·伊万诺维奇的主要谋士。后为沙皇(1598年—1605年在位)。鞑靼贵族家庭出身。最初在伊凡四世的宫廷中任职,得到沙皇的宠信。1580年靠裙带关系成为波雅尔(boyar,大贵族)。1584年成为费奥多尔的辅佐人之一,有些波雅尔阴谋破坏他的威信。他放逐这些敌人,成为俄罗斯的实际统治者。1598年费奥多尔死后无嗣。缙绅会议推举戈东诺夫为皇位继承人(1598.2.17) 他即位后改革司法制度,派遣留学生至西欧,允许路德宗在俄罗斯修建教堂,增强俄罗斯在波罗的海上的力量。他还建立密探网,残酷迫害有谋反嫌疑的人。后来伪季米特里造反时,中毒身亡。
  • 4、堂上一呼,阶下百诺: 词语解释⒈  诺:答应。堂上一声呼唤,阶下齐声答应。多形容旧时豪门权贵威势烜赫,侍从和奉承的人很多。
  • 5、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词语解释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qiān rén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⒈  谓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引证解释⒈  谓众多唯唯诺诺之人,不如一名诤谏之士可贵。引《史记·商君列传》:“赵良 曰:‘千羊之皮,不如一狐之腋;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諤諤。’”亦作“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諤諤”。 宋 苏轼 《讲田友直字序》:“韩城 田益,字 迁之。黄庭坚 以谓不足以配名,更之曰 友直 ……何独取诸此?某曰:夫直者,刚者之长也,千夫诺诺,不如一士之諤諤。”
  • 6、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事故: 词语解释⒈  在乌克兰基辅地区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于1986年4月发生的核辐射污染事故。由4号堆爆炸起火而引起大量放射性物质外逸,使整个欧洲的大气层被污染。事故中死亡三十一人,二百三十多人受到严重的放射性损伤,经济损失惨重。成为人类核电能开发史上最严重的事故。
  • 7、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词语解释千夫诺诺,不如一士谔谔[ qiān fū nuò nuò,bù rú yī shì è è ]⒈  见“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谔谔”。引证解释⒈  见“千人诺诺,不如一士諤諤”。
  • 8、皮亚诺公理: 词语解释⒈  刻画自然数特征的一组公理。由意大利数学家皮亚诺于1899年提出。包括以下五条:(1)1是自然数;(2)任一自然数都有唯一自然数为其后继数;(3)没有两个相异自然数有同一后继数;(4)1不是任何自然数的后继数;(5)如果1有性质p,且任何具有性质p的自然数其后继数也具有性质p,则一切自然数都有性质p。上述(5)就是数学归纳法原理。所有自然数的性质,都可由皮亚诺公理导出。
  • 9、罗蒙诺索夫海岭:罗蒙诺索夫海岭,北冰洋中部的海底山脉。
  • 10、教皇英诺森十世肖像: 词语解释⒈  油画。西班牙委拉斯开兹作于1650年。此画系应罗马教皇英诺森十世的请求而绘制。画面以鲜明的红色为底,具有一种威严感。画家准确地抓住人物在瞬间的复杂的内在精神状态,淋漓尽致地表现了凶狠残忍的性格特征。
  • 11、反厄尔尼诺现象:一种大规模的海洋和大气相互作用的现象。由于东太平洋表面海水水温、水位较常年平均值下降,导致全球一系列非常态降雨及乾旱等天气异常变化,给人类带来一定程度的灾害。也作「反厄尔尼诺现象」、「拉尼娜」。部分词典也译作「反圣婴现象」、「圣女现象」、「反圣婴」。(拉尼娜,西班牙La Ni a)
  • 12、多诺拉烟雾事件:1948年10月26-31日,位于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的多诺拉小镇,由于小镇上的工厂排放的含有二氧化硫等有毒有害物质的气体及金属微粒在气候反常的情况下聚集在山谷中积存不散,这些毒害物质附在悬浮颗粒物上,严重污染了大气。
  • 13、布宜诺斯艾利斯: 布宜诺斯艾利斯Bùyínuòsī àilìsī (1) 阿根廷共和国首都,政治、文化、工商中心和主要港口,人口290万(1990),连郊区1138万(1990) 英 Buenos Aires
  • 14、阿尔诺芬尼夫妇像: 词语解释阿尔诺芬尼夫妇像(阿爾諾芬尼夫婦像)[ ā ěr nuò fēn ní fū fù xiàng ]⒈  油画。尼德兰扬·凡·爱克作于1434年。描绘一对新婚夫妇在洞房里的情景:新郎阿尔诺芬尼举起右手宣誓,他将终生爱他的妻子;新娘伸出右手放在丈夫的左手上,表示永远忠实于他。人物的表情、服饰以及室内陈设的刻画十分细致、逼真。
  • 15、攸诺:追求美好的坚定信念
  • 16、鸣诺:一声鸣叫使人震惊。
  • 17、要约承诺:立盟;立约;约定。 指契约﹑盟约。控制;约束。邀约;邀请。
  • 18、许诺: 许诺xǔnuò (1) 应允;答应;应承 例 从不作办不到的许诺 例 别忘了给我们的许诺 英 make a promise;promise;concent;give one assurance (2) 又
  • 19、千金之诺: 《史记·季布栾布列传》
  • 20、皮奇卡诺: 蔷薇少女系列的第二人偶金丝雀的人工精灵,又名拔弦/哔支卡(Pizzcato/ピチカート),颜色为金黄色。
  • 21、职业承诺: 职业承诺指的是一个人与其所从事的职业之间的一种心理联系,即由于个人对职业的认同和情感依赖、对职业的投人和对社会规范的内化而导致的不愿变更职业的程度,是员工对职业态度的一个变量,是个人承受某种职业责任的允诺,是个人内心与自己所从事职业签署的“心理合同”。主要还是个人对组织的依附,如个人与组织目标的强烈一致、个人对组织或职业的投入或忠诚、职业或组织成为个人的生活中心等,它反映了组织成员和组织之间的心理关系,并能稳定地预测个体的缺勤和离职等行为。
  • 22、神色自诺: 形容态度镇静。
  • 23、兑现承诺: 做到答应别人的事情。
  • 24、维林诺: 维拉之地,维拉在阿门洲之领土。阿门洲是代表“神祐的领土”的意思,分为维林诺、阿瑞曼地区和阿维塔地区三地区。
  • 25、作诺: 连声答应。表示顺从。
  • 拼音nuò
  • 注音ㄋㄨㄛ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ADK
  • 五行

基本释义

副词(1) (形声。从言,若声。本义:表示)(2) 同本义(一般用于上对下、尊对卑或平辈之间,卑对尊用“谨诺” )诺,应也。——《说文》。按,应词也。缓应曰诺,疾应曰唯。莫敢不诺。——《诗·鲁颂·閟宫》太后曰:“诺。恣君之所使之。”——《战国策·赵策四》孟尝君不说,曰:“诺,先生休矣。——《战国策·齐策》(3) 又如:诺诺(连声应诺);诺唯(应诺);诺许(许诺;应允)(4) 古时批字于公文之尾,表示许可叫“诺”,犹今签字是谁画诺谁传诏,一纸明贻万国羞!——清· 黄遵宪《述闻》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