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读的词语

  • 1、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简称三联书店) 是一家有悠久历史的著名出版社。
  • 2、与君一夕话,胜读十年书:与你谈一晚上话,让我受益匪浅。形容跟别人交谈的时间虽短,受益却很多。
  • 3、读书百遍而义自见: 读书读得多了,书中之义就自然出现,不待讲解,即明其义。
  • 4、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 词语解释⒈  简称“三联书店”。1948年10月由生活书店、读书出版社、新知书店合并组成。总管理处初设在香港,1949年3月迁北京。同年香港组建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香港分店,1988年改名三联书店(香港)有限公司。1986年上海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上海分店。
  • 5、书读百遍,其意自见: 词语解释⒈  见:显露。指书读的次数多了,其意思就自然显露出来了。
  • 6、毛泽东著作选读:《毛泽东著作选读》由中共中央文献编辑委员会编辑,人民出版社1986年8月出版,分上下两册,共58.2万字。
  • 7、共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词语解释⒈  和您谈一次话,胜过自己读十年书。形容对方学识渊博,见解高超,从谈话中使自己获益非浅。
  • 8、读万卷书,行万里路: 词语解释⒈  读万卷书,如同行万里路一样。形容多读书,则见多识广。
  • 9、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 词语解释⒈  将万卷书读破了,下笔写文章就如有神助。比喻要想写好文章,就要多读书。
  • 10、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词语解释⒈  见:显现。读书上百遍,书意自然领会。指书要熟读才能真正领会。
  • 11、读山海经: 词语解释⒈  组诗名。东晋陶渊明作。共十三首。抒发了作者读《穆天子传》、《山海经》等神话小说后的感慨,不少作品风格豪放。“精卫衔微木,将以填沧海,刑天舞干戚,猛志故常在”等句,歌颂了不甘屈服命运、勇于抗争的反抗者。
  • 12、陪读: 词语解释⒈  陪伴他人读书,特指留学生在国外学习期间,其配偶前往陪伴。
  • 13、错读: 错读cuòdú (1) 由于某些指明的或暗含的标准的变化,发音的方式被认为是不正确的 例 推测他大概会把“February”之错读为“Febuary”的习惯带到坟墓中去 英 mispronounce
  • 14、解读:  分析;研读。
  • 15、在读:正在学校或科研机关学习:在读硕士研究生。
  • 16、就读:(动)在某一所学校里读书学习:他现在~于北京大学。
  • 17、细读: 细读xìdú (1) 仔细地读 英 read carefully
  • 18、车次解读: 我国铁路每天开行的列车数以百计,为了区别不同方向、不同种类、不同区段和不同时刻的列车,就需要为每一列车编排一个标识码,这就是车次。
  • 19、伏阁受读:形容恭敬受教。
  • 20、品读:  仔细地阅读品味。
  • 21、走读:学生只在私塾或学校上课,而不住宿。
  • 22、重读: 重读zhòngdú (1) 把一个词或词组里的某个音节或语句里的某几个音节读得重些、强些 例 重读音节 英 stress
  • 23、通读: 通读tōngdú (1) 把书籍或文章从头到尾阅读一遍 英 read over(或 through) (2) 阅读并且理解意思 英 read and understand
  • 24、工读: 工读gōngdú (1) 过去指以本人劳动所得供自己读书,现在多指有违法行为的青少年边劳动改造边学习文化 英 part-work and part-study
  • 25、转读: 1.诵读佛经。南朝梁慧皎《高僧传.经师传论》:"天竺方俗:凡是歌咏法言,皆称为呗。至于此土,咏经则称为转读,歌赞则号为梵呗。"又,仅读每卷佛经中的初﹑中﹑后数行,也叫"转读"。
  • 拼音dú,dòu
  • 注音ㄉㄨˊ,ㄉㄡ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FND
  • 五行

基本释义

dú名词(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2) 另见dúdòu动词(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读,诵书也。——《说文》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读其书。——《孟子》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4) 阅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6) 说读,说也。——《广雅·释诂二》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7) 上学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名词(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2) 姓(3) 另见dòu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