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读的词语
- 26、正读: 正音释义。
- 27、音读: 音读yīndú (1) 字的念法 英 reading method
- 28、宿读:谓如预先读过。
- 29、俗读:一般人习惯的读音。
- 30、属读:连读。
- 31、省读:犹阅读。
- 32、进读:在皇帝前朗读诗文。
- 33、校读:审阅校订。
- 34、句读: 句读,句逗jùdòu,jùdòu (1) 中国古代文章中没有标点符号,诵读时称文句中停顿的地方,语气已经完的叫“句”,没有完的叫“读”,由读者用圈(句号)和点(逗号)来标记 例 句读之不知。 英 periods and commas (2) 连称句读时,句是语意完整的一小段,读是句中语意未完,语气可停的更小的段落 英 sentences and phrases
- 35、拜读: 拜读bàidú (1)敬词,指阅读作品或书信 例 你的新书我已拜读了 英 have the honor to read
- 36、随月读书:借着月光读书。
- 37、工读学校: 工读学校gōngdú xuéxiào (1) 过去指半工半读学校,现多指监管并改造犯罪青少年的教养机构 英 reform school;school for juvenile delinquents
- 38、破读字: 指读破的字。见〖读破〗。
- 39、禁读令: 中央及相关部门于2014年7月底联合下发的《关于严格规范领导干部参加社会化培训有关事项的通知》,要求严禁领导干部参加高收费培训项目。
- 40、熟读精思:熟读精思是指学习必须遵循记忆与思维相结合的规律。
- 41、异读字: 文言文的语音部分,除了多音字的辨析之外,还包括异读字的问题。
- 42、挟策读书: 比喻勤奋读书的典故,语。
- 43、走读生: 走读生zǒudúshēng (1) 来校上课和参加其他课外活动但不住校的学生 英 day student;nonresident student;student who lives at home
- 44、有声读物: 用磁带录制成的出版物。
- 45、通俗读物:指专供文化水平较低的成年人阅读的图书报刊。一般使用一定数量的常用字,或加注音﹑注释,并附有插图。
- 46、熟读深思:反复地阅读,认真地思考。
- 47、十年读书: 谓长期努力于学业。
- 48、折节读书:折节:改变过去的志趣和行为。改变旧习,发愤读书。
- 49、读解:很简单,那就是读和解。
- 50、读料:毛料原始形貌和特点进行解读
- 拼音dú,dòu
- 注音ㄉㄨˊ,ㄉㄡˋ
- 笔划10
- 繁体讀
- 五笔YFND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dú名词(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2) 另见dúdòu动词(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读,诵书也。——《说文》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读其书。——《孟子》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4) 阅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6) 说读,说也。——《广雅·释诂二》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7) 上学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名词(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2) 姓(3) 另见dòu [查看更多]
D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