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读的词语

  • 101、惟有读书高:高:高尚。只有读书求进取才是高尚的行径
  • 102、熟读玩味:反复仔细地阅读。出自晋·郭璞《葬经·杂篇》。
  • 103、玩读: 1.玩味诵习。
  • 104、祖莹偷读:祖莹夜以继日勤奋读书的事例,说明了只要勤奋好学,就能学有所成。
  • 105、统读字: 所谓统读字,是指《审音表》规定统读的字。
  • 106、读帖:看字帖上的字﹐揣摸其写法。为学习书法的方法之一。
  • 107、跳读:指不依次序,跳越章节读书。
  • 108、挑灯夜读:在晚上拨亮灯火读书,比喻学习特别勤奋。
  • 109、读诵:阅读﹐诵读。
  • 110、诵读: 诵读sòngdú (1) 读出声音来 例 诵读诗文 英 read aloud (2) 唸 英 chant
  • 111、读死书:死读书本﹐不联系实际。
  • 112、读书种子: 1.读书人﹐能读书做学问的人。
  • 113、授读: 1.授予学业,教读。 2.承受学业。授,通"受"。
  • 114、释读: 释读shìdú (1) 指考证并解释古文字 英 textual research and explain
  • 115、试读: 试读shìdú (1) 尝试性地阅读 例 我上次试读的那本书是一部很有意思的著作 英 adventure
  • 116、胜读十年书:胜:超过。超过苦读十年书的收获。形容思想上收益极大。
  • 117、侍读学士: 官名。 清代内阁所设,掌收发本章、总稽翻译,不以翰林出身充任。
  • 118、侍读:陪侍帝王读书论学或为皇子等授书讲学。古代官名。为帝王﹑皇子讲学之官。其职务与侍读学士略同,然级别较其为低。宋有翰林侍读之官,明清沿置翰林院侍读。亦作为侍读学士之省称。 古代官名。南北朝唐宋诸王属官,有侍读,侍讲。 古代官名。清代内阁所置官。掌勘对本章﹑检校签票。参见《清通志.职官一》。
  • 119、审读: 审读shěndú (1) 审阅 例 审读稿件 英 read
  • 120、读不舍手:舍:舍得,愿意。读书读到有兴趣时舍不得放下。
  • 121、读社:朗读祭祀土地神的文章。
  • 122、读书三余:指读好书要抓紧一切闲余时间。
  • 123、读如:古代注音﹑释义用语。
  • 124、不忍卒读:不忍心读完。常用以形容文章内容悲惨动人。不忍:不忍心,感情上觉得过不去。卒读:尽读;读完。
  • 125、赵普夜读:形容对知识的渴望和对学习的执着,也反应了努力、刻苦的表现。
  • 拼音dú,dòu
  • 注音ㄉㄨˊ,ㄉㄡ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FND
  • 五行

基本释义

dú名词(1) 语句中的停顿。古代诵读文章,分句和读,极短的停顿叫读,稍长的停顿叫句,今以逗号标志。也作“逗”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唐· 韩愈《师说》援引他经,失其句读,以无为有,其可闵笑也,不可胜记也。——晋· 何休《春秋公羊注疏序》(2) 另见dúdòu动词(1) (形声。从言,卖声。本义:读书)(2) 籀书,抽释理解书的意义读,诵书也。——《说文》主人习其读而问其传。——《公羊传·定公元年》读其书。——《孟子》相随观读,讽述以谈。——《论衡·谈天》(3) 又如:读法(诵读法令);读祝(祭祀时宣读祈祷文);读鞫(审判时,宣读起诉理由)(4) 阅读好读书,不求甚解。——晋· 陶潜《五柳先生传》则其读书也必专,而其归书也必速。——清· 袁枚《黄生借书说》楚人贫居,读《淮南方》。—— 邯郸淳《笑林》(5) 又如:读报;默读(不出声地读书);朗读;读律(学习法律);读画(用心鉴赏绘画的意境,风格);读过(读毕);读杂志;审读(审查阅读)(6) 说读,说也。——《广雅·释诂二》号而读之也。——《庄子·则阳》(7) 上学 。如:读大学;走读;半工半读名词(1) 文体名。属于题跋一类。用以记心得于书后,以备遗忘题读始于唐,跋书起于 宋。—— 徐师曾《文体明辨》(2) 姓(3) 另见dòu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