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课的词语

  • 1、选课:指学生可以通过登陆该选课网,实时查询自己在大学期间的各种相关情况,也可以在线咨询管理员以及在线教师,通过在线答疑来解决各类疑难问题。
  • 2、教课: 暂时没有解释。
  • 3、网课: 2022 年,各地疫情此起彼伏。为保障师生的安全与健康,大中小学响应“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的号召,由线下教学转为线上网课。即教师与学生离校居家,借助互联网平台开展教学活动。
  • 4、课设:课设一般指课程设计。可以指“为掌握某一课程内容所进行的设计”,见概念中的课程设计(Practicum),此含义的课程设计也称作“课程实习”;也可以指“对某一门课程进行教学策划的研究活动”,见概念中的课程设计(Curriculum design),此含义的课程设计也称作“课程开发”。
  • 5、五课:备课、上课、说课、听课、评课
  • 6、团课: 词语解释⒈  以上课讲授的形式向共青团员和要求入团的青年进行团的基本知识的教育。是共青团对广大团员和要求入团的青年进行培养教育的重要方式。
  • 7、人生哲学的一课:《人生哲学的一课》是现代作家艾芜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初载于1932年12月《文学月报》第1卷第5、6期,后收入短篇小说集《南行记》。
  • 8、代课: 代课dàikè (1) 指在某个老师有事及生病时,替他讲课 英 take over a class for an absent teacher;teach for an absent teacher
  • 9、放课:下课;放学。
  • 10、课室: 课室kèshì (1) 学生上课的地方 英 classroom
  • 11、淘课:淘课谐音为逃课,是指学生为了有更多的时间逛淘宝买东西,而逃课的意思。
  • 12、最后一课:《最后一课》是法国小说家阿尔丰斯·都德所创作的一部短篇小说,1873年,首版于《月曜故事》。
  • 13、结课:1、结课,指完成税赋。结即完成、完结;课指税赋。2、现代常指某一门课程结束。
  • 14、温习功课:学生的课业。
  • 15、语文课: 语文的定义:语文,人文社会科学的一门重要学科,是人们相互交流思想的汉文及汉语工具。它既是语言文字规范(实用工具),又是文化艺术,同时也是我们用来积累和开拓精神财富的一门学问。语文是进行表述、记录、传递口头或书面信息的文字言词的物质存在形式;语文是描述事实、引证思维、陈述思想、表达意志、抒发情怀、及改造事物和思想的信息定位的一种意识存在内容(这些内容其信息原意因语言文字固有的释义格韵等特性可能受到限制改变或得到发挥变化)。  在我国台湾省该科目被称为“国文”而不是“语文”。语文是口头语言和书面语言的简称。语文,是一门博大精深的学科,要想学好语文,学习兴趣、好的学习习惯等都是很重要的。有人感到学习语文很吃力,我想主要是由于没有掌握正确的方法,没有拥有一把打开语文之门的金钥匙。
  • 16、体育课:中小学必修课之一。
  • 17、元朝考课: 元朝对官员的考核制度和考核办法。
  • 18、学位课: 经过高等院校或科学研究部门学习和研究,考试成绩达到该学校和科学研究部门授予学位的标准后就可以得到由相关部门授予并得到国家承认的学位,而所谓学位课即为了获取学位学生必须通过的课程。
  • 19、研讨课: 在教师指导下,遴选主要研讨专题,学生选择搭配,先由学生进行简短报告,老师、学生共同参与讨论的教学形式,这在大陆法系国家中最为常见。
  • 20、文化课: 文化课指知识性或艺术性的文化课程·笼统的讲可分为文科与理科。
  • 21、开课: 开课kāikè (1) 学校开始上课 英 school begins (2) 设置课程,主要指高等学校的教师担任某一课程的教学 例 教师开课要做充分的准备 英 (chiefly in college)give a course;teach a subject
  • 22、比用课: 比用课表示水地比卦之体,有去谗任贤之象。
  • 23、数学课: 研究现实世界的空间形式和数量关系的科学。包括算术、代数、几何、三角、微积分等∶即术数。古代关于天文、历法、占卜的学问
  • 24、听课: 听课tīngkè (1) 听一堂课 英 visit (或sit in on )a class (2) 听一个讲演 英 attend a lecture (3) 听老师讲课 英 listen to teachers
  • 25、上课: 上课shàngkè (1) 老师在学校里讲课;学生听老师讲课 例 星期五不上课 英 give lessons (2) 去教室听讲 英 go to class (3) 学校开课 例 学校一星期上课五天 英 have class
  • 拼音
  • 注音ㄎㄜ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YJSY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言,果声。本义:考核)(2) 同本义(根据一定的标准验核)课,试也。——《说文》操杀生之柄,课群臣之能者也。——《韩非子·定法》成器不课不用,不试不藏。——《管子·七发》有官而无课,是无官也;有课而无赏罚,是无课也。——苏洵《上皇帝书》(3) 又如:课其事业;课试(试验,考核);课绩(考绩)(4) 督促完成指定的工作课家人负物百斤,环舍趋走。——《后汉书》(5) 按规定的内容和分量讲授或学习每晚同鲁小姐课子到三更四鼓。——《儒林外史》(6) 又如:课子(教子读书);课读(按规定的内容和数量教授或学习)(7) 征收赋税;差派劳役是岁,始课南徐州侨民租。——《宋书·孝武帝本纪》(8) 又如:课役(徵抽财税,分派徭役);课以重税(9) 占卜有日者,能课,使之课,莫不奇中。——惠洪《冷斋夜话》(10) 又如:课筒(占卜的签筒);课语讹言(胡说八道)名词(1) 教学科目 。如:必修课;基础课;主课;专业课(2) 教学时间 。如:上四节课;一节语文课(3) ∶教学课程的一部分;特指某一科目在单位授课时间(通常不超过一小时)完成的内容 。如:今日上两课;这个课本内容分为二十课(4) 税款,税免其课役。——魏征《隋书》(5) 又如:国课;盐课;课口(唐时赋税有租、庸、调,其应纳赋税的人口称为课口);课户(应纳赋税的民户)(6) 机关学校等行政上的单位(也叫科) 。如:总务课;特高课(7) 日本政府各部司、局以下的一级行政单位 。如:外劣省亚洲局中国课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