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谦的词语

  • 26、谦慤:谦虚谨慎。《后汉书·桓谭传》:“不如谢遣门徒,务执谦慤,此脩己正家避祸之道也。”
  • 27、谦以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28、谦谦有礼:指谦逊、谦虚很有礼貌的样子。
  • 29、谦逊下士:下:礼让。旧时指达官贵人对地位不高但有才德的人谦虚而有礼貌。
  • 30、谦光自抑:比喻德高望重的人能够谦虚退让。
  • 31、谦抑原则:用最少量的刑罚取得最大的刑罚
  • 32、谦谦下士:下:屈己尊人。指谦虚恭敬地对待地位比自己低的人
  • 33、谦让: 谦让qiānràng (1) 谦虚地礼让或退让 英 modestly decline
  • 34、谦饰:谓因谦逊而掩饰真情。
  • 35、谦执:执意谦让。
  • 36、谦揖:谦虚逊让。
  • 37、谦讬:谦让。
  • 38、谦道:谦逊之道。
  • 39、谦屈:谦恭屈己。
  • 40、谦损:谦让﹔谦退。
  • 41、谦喜:谦恭和悦。
  • 42、谦幼:犹谦虚﹐谦逊。幼﹐幼冲。
  • 43、谦衷:谦虚的真情。
  • 44、谦弱:谦虚柔弱。
  • 45、谦托:谦让。
  • 46、谦题:敬称他人对自己所下的品评。
  • 47、谦顺:谦虚恭顺。
  • 48、谦下:谦逊﹐屈己待人。
  • 49、谦志:谦让之志﹔不敢承当的心意。
  • 50、谦愿:谦虚谨慎。
  • 拼音qiān
  • 注音ㄑㄧㄢ
  • 笔划12
  • 繁体
  • 五笔YUVO
  • 五行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言,兼声。本义:谦虚,谦逊) 同本义谦,敬也。——《说文》。按,侧重于内心上的恭顺谨慎。谦,逊让也。——《玉篇》谦也者,致恭以存其位者也。又,谦者,德之柄也。——《易·系辞》谦谦君子,用涉大川。——《易·谦》皆谦而礼交之。——《史记·魏公子列传》谦得益。——宋· 欧阳修《新五代史·伶官传(序)》非苟为谦。——清· 刘开《问说》(2) 又如:谦洽(谦虚和蔼);谦光(虽谦抑而辉光益显);谦冲(谦虚);谦克(谦逊自制);谦厚(谦逊温厚)动词(1) 通“嫌(xiān)”。嫌疑贵而不为夸,信而不处谦。——《荀子·仲尼》(2) 丧失爵位不谦,田宅不亏。——《逸周书·武称》(3) 假借为“兼”。同时具备若干方面齐君由谦杀之恐不辜。——《墨子·明鬼下》(4) 通“慊”。满足此之谓自谦。——《礼记·大学》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