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谴的词语
- 1、驱谴:驱使、赶走,及消除、排除。
- 2、罪谴: 1.犯罪而受谴;罪责。
- 3、自谴: 自谴zìqiǎn (1) 自责;自我批评;自我反省谴责 例 心灵上的自谴 英 self-condemn
- 4、诛谴:亦作'诛遣'。 诛杀贬谪。
- 5、谪谴: 1.亦作"谪谴"。 2.谴责。
- 6、责谴:犹谴责。
- 7、灾谴: 1.亦作"灾谴"。 2.指上天降灾示罚;灾祸。
- 8、冤谴:因冤孽而遭的罪谴。
- 9、遇谴: 1.遭到谴责。
- 10、幽谴:冥中的谴责。
- 11、阴谴: 1.冥冥之中受到责罚。
- 12、严谴:严厉谴责。
- 13、刑谴:刑罚。
- 14、小谴:小罪。
- 15、微谴:轻微的罪过。
- 16、天谴:1.指帝王所下的惩罚。 2.上天所降下的惩罚。
- 17、私谴: 1.谓个人有过失而受责备。
- 18、深谴:重加谴责。
- 19、少谴:犹小罪。
- 20、呵谴:斥责。
- 21、朝谴:朝廷的谴责。
- 22、薄谴:犹薄责。轻微的责备或责罚。
- 23、谴责小説:中国 旧体小说的一种,指 清 末戊戌变法维新运动失败后大量出现的暴露社会黑暗、指摘政治腐败的小说。代表作家、作品有 李伯元 的《官场现形记》、 吴趼人 的《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等。 鲁迅 《中国小说史略》第二八篇:“其在小説,则揭发伏藏,显其弊恶,而于时政,严加纠弹,或更扩充,并及风俗。虽命意在于匡世,似与讽刺小説同伦,而辞气浮露,笔无藏锋,甚且过甚其辞,以合时人嗜好,则其度量技术之相去亦远矣,故别谓之谴责小説。” 郑振铎 《文学杂论·谴责小说》:“大家之所以看不起小说家,对小说家起这种误会,其责任的一大部分,应该由近数十年来在那里做流行一时的‘谴责小说’的人担负。”
- 24、谴祟:谓天或鬼神所显示于人的灾祸。
- 25、谴让:谴责﹔责备。
- 拼音qiǎn
- 注音ㄑㄧㄢˇ
- 笔划15
- 繁体譴
- 五笔YKHP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本义:责备,斥责)(2) 同本义谴,谪问也。——《说文》谴,呵也。——《苍颉篇》畏此谴怒。——《诗·小雅·小明》闻而谴友。——《孔子家语·五行》某时有客过而予汝金,因谴之。——《韩非子·外储说左上》前者,失救泾河老龙,获谴于我皇后帝。——《西游记》(3) 又如:谴谪(责备);谴斥(受责备);谴告(谴责警告);谴呵(谴责申叱);谴咎(谴责罪过);谴怒(怒责)(4) 旧时官吏被贬或谪戍又不得已而谴,则为之择地而居。——刘禹锡《上杜司徒书》(5) 又如:谴谪(官吏因罪降级,调往边远地方);谴客(被贬谪的人);谴域(谪迁之地);谴逐(贬谪放逐)名词罪过臣有大谴。——《北史·李彪传》欲以改正思谴,除凶致吉。——《后汉书·蔡邕传》 [查看更多]
Q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