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贤的词语
- 176、朝贤: 1.朝中的贤人。常用以泛指朝臣。
- 177、长贤: 1.年长而贤明。
- 178、不贤: 不贤明;无才能。 不贤惠;无德行。 不善,不好。
- 179、推贤进善:推荐贤士,引进好人。
- 180、思贤苑:汉苑名。相传为汉文帝所建。
- 181、进贤屏恶:犹言进贤黜佞。
- 182、进贤星:星名。旧云进贤星现,主卿相进贤任能。
- 183、进贤用能: 1.同"进贤任能"。
- 184、见贤思齐: 见贤思齐jiànxián-sīqí (1) 见到有才德的人就想着与他齐平 例 知足下追踵古人,见贤思齐。——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 英 study from him when he is virtaous
- 185、贤伯:有才德的诸侯。
- 186、贤宰: 1.贤明的宰相。 2.贤明的地方长官。
- 187、贤子: 1.贤能的儿子。 2.多用以美称他人之子。
- 188、贤歌:对歌妓的敬称。
- 189、贤可:贤良。
- 190、贤勇:贤能勇敢。
- 191、贤星:指贤能的人。
- 192、贤相:贤明的宰相。
- 193、贤首宗:中国佛教派别之一。其实际创始人唐法藏,字贤首,通称"贤首大师",故名。又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故亦称"华严宗"。参见"严宗"。
- 194、贤首: 1.佛教菩萨名。 2.唐代高僧法藏,西域康居人。为华严宗的创立者。通称贤首大师。
- 195、贤人酒:指浊酒。
- 196、贤令: 1.贤明的县令。 2.山名。在广东省阳山县北二里,唐韩愈为阳山令,尝读书于此,有读书岩。又名牧民山。参阅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广东二.广州府》。
- 197、贤德夫人: 1.古代朝廷赠给贵族妇女的封号。 2.泛指贤惠的妇女。
- 198、贤尊:对他人父亲的敬称。
- 199、贤竹林:三国魏阮籍与其侄阮咸名列"竹林七贤",后人因用"贤竹林"为对他人叔侄的敬称。
- 200、贤缊: 1.亦作"贤缊"。 2.高明的意见;精深的义理。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2) 有德行;多才能贤,多才也。——《说文》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4) 对人的敬称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6) 良,美善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8) 艰难;劳苦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名词(1) 有才德的人;人才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思贤如渴。——《三国志》(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3) 人的贤能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动词(1) 胜过,超过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2) 尊重;崇尚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