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贤的词语
- 201、贤藴: 1.亦作"贤缊"。 2.高明的意见;精深的义理。
- 202、贤才君子: 贤才君子xiáncái-jūnzǐ (1) 指有才有德的人。亦作“贤人君子” 例 凡贤人君子,未尝不思效用,但无其类获进,所以湮没于时。——唐·陈子昂《明必得贤科》 英 virtuous and talent person
- 203、贤劳: 贤劳xiánláo (1) 劳苦;劳累 英 diligent
- 204、贤善: 1.贤明善良。 2.指贤明善良的人。
- 205、贤亲:对亲戚的尊称。
- 206、贤王:有德行的君王。 匈奴贵族的封号。有左贤王﹑右贤王。共同襄助大单于处理国事。
- 207、贤业:善美的事业。
- 208、贤守:贤明的地方官。
- 209、贤灵:对死者灵魂的尊称。
- 210、贤科:科举时代对选拔官吏所分科目的美称。
- 211、贤辟:贤明的国君。
- 212、贤佐:贤明的辅臣。
- 213、贤助:称谓。妻子的美称。
- 214、贤知: 1.贤明多智。 2.贤明多智的人。
- 215、贤质:才德兼备,作风朴实。
- 216、贤侄:1.亦作“贤姪”。对侄辈年轻人的美称。《警世通言·乔彦杰一妾破家》:“王将仕 邀乔俊 到家中坐定道:‘贤侄,听老身説,你去后家中如此如此。’把从头之事,一一説了。”《三侠五义》第三十回:“见 展爷 一表人材,不觉满心欢喜,开口便以贤侄相称。”清 杨潮观《荀灌娘围城救父》:“贤姪如此幼龄,因何远涉到此?”2.见“贤侄”。
- 217、贤运:美善的运气。
- 218、贤东:对他人主人的敬称。
- 219、贤姱:贤好。
- 220、贤圣:道德才智极高。 道德才智极高的人。佛;菩萨。贤人酒和圣人酒的并称。
- 221、贤望:有才德有声望的人。
- 222、贤孙: 1.对人孙子的敬称。 2.贤惠的子孙。
- 223、贤英:贤能杰出。
- 224、贤胤:贤良的子孙。
- 225、贤义:贤良的人。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2) 有德行;多才能贤,多才也。——《说文》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4) 对人的敬称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6) 良,美善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8) 艰难;劳苦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名词(1) 有才德的人;人才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思贤如渴。——《三国志》(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3) 人的贤能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动词(1) 胜过,超过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2) 尊重;崇尚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