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贤的词语
- 226、贤逸:德行高尚的隐士。
- 227、贤传:能正确阐述儒家经义的文字。
- 228、贤关:进入仕途的门径。语本《汉书.董仲舒传》:"太学者,贤士之所关也,教化之本原也。"颜师古注:"关,由也。"
- 229、贤媛:贤惠美貌的女子。
- 230、贤谊:道义。
- 231、贤武:贤能英武。亦指贤能英武的人。
- 232、贤女: 1.有才德的女子。 2.敬称他人之女。
- 233、贤君: 1.贤明的君主。 2.指封建时代贤明的贵族或地方官。
- 234、贤嶲:亦作'贤隽'。亦作'贤嶲'。亦作'贤嶲'。才德出众。 才德出众的人。
- 235、贤功:贤臣的功业。
- 236、贤身贵体:谓身分高贵。
- 237、贤贤易色:贤贤:第一个“贤”为动词,尊重,重视;第二个“贤”为名词,指有才能有道德的人。易:轻视,看轻。色:女色,姿色。本指对妻子要重品德,不重容貌。后指尊重有贤德的人而不看重女色。
- 238、贤重:敬重。
- 239、贤裔:圣贤的后代。
- 240、贤书:举荐贤能的名录,后因以'贤书'指考试中式的名榜。
- 241、贤才:亦作'贤材'。 才智出众的人。
- 242、贤弟:称谓。1.敬称自己的弟弟。《史记·刺客列传》:“妾其奈何畏殁身之诛,终灭贤弟之名!” 2.敬称别人的弟弟。《北史·王晞传》:“﹝ 王晞 ﹞小名 沙弥 ……与 邢子良 游处。子良 爱其清悟,与其在 洛 两兄书曰:‘贤弟 弥郎,意识深远。’”3.对弟子或年岁较幼之友的敬称。《新编五代史平话·汉史上》:“敬瑭 听得 知远 这説,心下欣然,应道:‘贤弟説的话,使我心下豁然。’”《儿女英雄传》第四十回:“老贤弟,你倒不可乱了方寸,努力为之。”
- 243、贤仲:贤弟。对他人兄弟的敬称。
- 244、贤智: 1.有贤德有才智。 2.贤人智士。
- 245、贤隽:亦作'贤隽'。亦作'贤隽'。亦作'贤嶲'。 才德出众。 才德出众的人。
- 246、贤士: 贤士xiánshì (1) 有才能的人 例 贤士之处世。——《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英 able and virtuous person
- 247、贤豪:贤明豪迈。 贤士豪杰。
- 248、贤内:称谓。妻子的美称。
- 249、贤彦:德才俱佳的人。
- 250、贤良文学:汉代选拔官吏的科目之一。始于武帝时,简称贤良或文学。
- 拼音xián
- 注音ㄒㄧㄢˊ
- 笔划8
- 繁体賢
- 五笔JCMU
- 五行木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贝,与财富有关。本义:多财)(2) 有德行;多才能贤,多才也。——《说文》以财分人之谓贤。——《庄子·徐无鬼》相如既归, 赵王以为贤大夫。——《史记》闲贤臣。——诸葛亮《出师表》(3) 又如:贤声远达(好的名声远扬四处);贤歌(品行技艺都好的歌妓);贤才(德才并美之人);时贤(指当代有贤能有声望的人)(4) 对人的敬称凡与人言……自叔父母以下,则加“贤”字。——《颜氏家训》分明是如贤所教,但是小生自小坐书斋,不谙其他生活。——《新编五代史评话》(5) 又如:贤宰(知县);贤乔梓(尊称人家父子);贤竹林(魏晋间“竹林七贤”。后用作对他人叔姪的敬称);贤弟;贤甥(6) 良,美善东家有贤女。——《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多闻其贤。——《史记·陈涉世家》非不贤也。——《吕氏春秋·察今》(7) 又如:贤否(好的与坏的);贤妻(贤淑的妻子);贤慧(称美女子善良而明大义)(8) 艰难;劳苦大夫不均,我从事独贤。——《诗·小雅·北山》名词(1) 有才德的人;人才三曰进贤。——《周礼·太宰》。注:“有善行也。”思贤如渴。——《三国志·诸葛亮传》唐贤今人。——宋· 范仲淹《岳阳楼记》尊贤而重士(贤,形容词作名词用,贤人)。——汉· 贾谊《过秦论》思贤如渴。——《三国志》(2) 又如:贤圣(圣贤);前贤(有才德的前辈);先贤(已去世的有才德的人);圣贤(圣人和贤人)(3) 人的贤能其贤不及孔子。——唐· 韩愈《师说》动词(1) 胜过,超过师不必贤于弟子。——韩愈《师说》贤于长安君。——《战国策·赵策》贤于己者。——清· 刘开《问说》(2) 尊重;崇尚子夏说:“贤贤易色”。——《老残游记》(3) 又如:贤贤易色(学习贤美的品德来改变好色之心) [查看更多]
X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