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赀的词语

  • 51、赀蓄:积蓄的钱财。赀,通"资"。
  • 52、辛赀: 1.薪金。
  • 53、赀械:财物器械。赀,通"资"。
  • 54、赀橐: 1.亦作"赀槖"。 2.装财物的袋子。借指财物。赀,通"资"。
  • 55、赀槖: 1.亦作"赀槖"。 2.装财物的袋子。借指财物。赀,通"资"。
  • 56、不赀之损:不可估量的损失
  • 57、赀算: 1.汉代朝廷规定的纳官钱数。赀,通"资"。 2.计算。
  • 58、入赀:纳钱财以赎罪或取得官爵功名。
  • 59、赀壤:向使用者收取罚款的土地。
  • 60、不赀之躯:七尺之躯 qīchǐzhīqū 成年男子的身躯
  • 61、赀箧:放钱财的箱子。借指资财。赀,通"资"。
  • 62、窃赀: 1.见"窃訾"。
  • 63、赀遣:给资遣送。赀,通"资"。
  • 64、破赀:耗资;花钱。
  • 65、赀囊:钱袋。指钱财。赀,通"资"。
  • 66、赀虏:古时对匈奴的蔑称。
  • 67、不赀之禄:花费的钱财不计其数。
  • 68、赀粮: 1.亦作"赀粮"。 2.粮食。泛指钱财粮食。赀,通"资"。
  • 69、敛赀: 1.集资,凑钱。
  • 70、赀课:赋税。
  • 71、捐赀:私人或团体出资金办理或资助公共事业。
  • 72、醵赀: 1.亦作"醵资"。 2.筹集资金。
  • 73、鸠赀: 1.见"鸠资"。
  • 74、嫁赀: 1.亦作"嫁赀"。 2.女子出嫁时,娘家陪嫁的财物。
  • 75、货赀:谓买卖图利。
  • 拼音
  • 注音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HXMU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贝,此声。本义:罚款。小罚改为钱财赎罪)(2) 同本义赀,小罚以财自赎也。——《说文》不从令者赀一甲。——《睡虎地秦墓竹简》(3) 汉代对未成年者征收人口税民不儋赀钱二十二。——《汉律》。按,七岁至十四岁不任傜役,出赀钱二十三,所谓头钱也。(4) 又如:赀课(赋税)(5) 计算物品的价格或数量隆又禁改之,所省复不赀。——《齐民要术》(6) 又如:赀计(计量;计算);赀算(计算)名词(1) 假借为“资”。财货赀,货也。——《广雅》赀,财也。——《苍颉篇》以赀为骑郎。——《史记·张释之冯唐传》龙闻言颇嘉其孝,常给赀以赡之,令之勤读。——《包公案》盖棺之日,囊无余赀。——《明史》(2) 又如:捐赀(捐助资财);赀郎(汉代富家弟子因家财多得拜为郎);赀财(钱财);赀产(财产)(3) 价,价格布织财物,皆立其赀。——《管子》(4) 匈奴对奴婢的称呼匈奴名奴婢为赀。——《三国志》注引《魏略》(5) 又如:赀虏(古时对匈奴的蔑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