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趾的词语

  • 51、方趾圆颅:方形脚﹑圆形头为人的特征﹐因以指人。
  • 52、圆颅方趾:颅:头。趾:脚。原指人的头与脚。后泛指人类。也作“圆首方足”、“方趾圆颅”。
  • 53、步趋麟趾:北周学校名。
  • 54、麟趾褭蹏: 1.麟趾金与褭蹏金的并称。褭蹏,马蹄形的铸金。
  • 55、麟趾学: 北周学校名。
  • 56、麟趾:1.麟足。 2.《诗·周南·麟之趾》:“麟之趾,振振公子。”郑玄 笺:“喻今公子亦信厚,与礼相应,有似於麟。”后以“麟趾”作喻。3.比喻高贵的行迹。 4.《诗·周南·麟之趾》的简称。 5.同“麟止”。
  • 57、刖趾适屦: 刖趾适屦yuè zhǐ shì jù (1) 为了将大脚塞进小鞋而把脚削小。喻指不根据实际情况而盲目套用 英 cut the feet to fit the shoes;act in a procrustean manner
  • 58、削趾适屦: 削趾适屦xuē zhǐ shì jù (1) 为了将大脚塞进小鞋而把脚削小。喻指不根据实际情况而盲目套用 英 cut the feet to fit the shoes;act in a procrustean manner
  • 59、举趾: 1.举足;抬脚。 2.指举动。
  • 60、截趾適履: 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 61、截趾适履: 犹削足适履。比喻本末倒置或勉强凑合。
  • 62、截趾适屦:切断脚趾去适合鞋子的大小。比喻不合理的迁就。
  • 63、踵趾相接:谓脚迹相连。形容人数众多,接连不断。
  • 64、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
  • 65、交趾:亦作"交址"。原为古地区名,泛指五岭以南。
  • 66、趼趾:生趼的脚趾。喻艰苦跋涉。
  • 67、趾尖点: 离足后跟点最远的足趾的端。
  • 68、基趾: 1.亦作"基址"。亦作"基址"。 2.建筑物的地基﹑基础。 3.指一地之范围。 4.喻事业的根基﹑根本。
  • 69、趾股:腿脚。
  • 70、跟趾: 1.脚后跟。
  • 71、断趾:斩断足趾。古代的一种肉刑﹐断左趾者轻﹐断右趾者重。
  • 72、圆顶方趾:指人类。
  • 73、顶趾:头顶与足踵。借指全身。
  • 74、鼎趾:鼎之三足。
  • 75、雕趾: 1.犹雕脚。
  • 拼音zhǐ
  • 注音ㄓˇ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HHG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足,止声。古所谓趾,指足,不指脚趾。脚指叫做指,趾是“止”的后起字。本义:脚)(2) 同本义三之日于耜,四之日举趾。——《诗·豳风·七月》贲其趾。——《易·贲卦》屦校灭趾。——《易·噬嗑卦》麟之趾。——《诗·周南·麟之趾》今君若步玉趾。——《左传·昭公七年》足趾之所不蹈。——左思《吴都赋》。 王力注:“足趾是同义词连用,‘趾’不是足指。”(3) 又如:趾股(腿脚);趾踵(脚);趾踵相接(形容人数之多);趾爪(脚爪)(4) 脚指头右手攀右趾若啸呼状。——明· 魏学洢《核舟记》(5) 又如:脚趾(脚前端的分支);鹅鸭之类趾间有蹼;趾绊(本屐上的趾袢儿);趾趾(足尖轻轻着地行走的声音)(6) 支撑器物的脚鼎颠趾。——《易·鼎》(7) 通“址”。基址略基趾。——《左传·宣公十一年》亭亭峻趾。——左思《魏都赋》去上西山趾。——阮籍《咏怀》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