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距的词语

  • 51、中距离: 暂无解释。
  • 52、静距美: 谐音京剧没。
  • 53、零距离: 指没有距离(多用来强调距离极近,可以忽略):~接触。
  • 54、出瞳距离: 自光学系统最后一面顶点到出瞳平面与光轴交点的距离。
  • 55、保持距离: 保持一定距离才能有圆满的结果。
  • 56、远距离: 远距离yuǎnjùlí (1) 相距间隔大于平常;相隔很远 英 long-range
  • 57、邛邛距虚:兽名。
  • 58、蛩蛩距虚:传说中的异兽。蛩蛩与距虚为相类似而形影不离的二兽。一说为一兽。
  • 59、卭卭距虚:即邛邛岠虚。兽名。传说与蹷互相依存,平时蹷以美草供给卭卭距虚,遇难时卭卭距虚负蹷而逃。见《尔雅.释地》,《逸周书.王会》:"独鹿卭卭距虚善走也。"《穆天子传》卷一:"卭卭距虚走百里。"郭璞注:"亦马属。"一说,卭卭﹑距虚是两种兽。
  • 60、距絶:拒绝。距,通'拒'。
  • 61、距离说:西方美学理论之一,由瑞士布洛在其《作为艺术要素和审美原则的“心理距离”》一文中提出,认为创造和欣赏美的基本原则是与对象保持适当的心理距离。
  • 62、距离感: 距离感就是人的心距,觉得进了,它就近,远了就远了。距离感,不是一个人,有时是两个人。
  • 63、距离: 距离jùlí (1) 事物在空间或时间上相隔。也比喻两者间的差距 例 他们当中的看法有相当距离 英 distance;range;gap
  • 64、距战:抗击;抵御。距,通"拒"。
  • 65、距言:拒不接受进言。距,通'拒'。
  • 66、距脱:罢斥不用。距,通'拒'。语本宋石介《庆历圣德颂》:'大奸之去,如距斯脱。'
  • 67、距衰:谓拒用和黜退衰弱退步者。距,通"拒"。
  • 68、距跳:跳跃。
  • 69、距趯:犹跳跃。
  • 70、距险:据守险要之地。距,通"拒"。
  • 71、距破:谓抵抗并打败。距,通"拒"。
  • 72、距逆:违背;拒绝。距,通"拒"。
  • 73、距守:抵御守卫。距,通"拒"。
  • 74、距路:拦路。距,通"拒"。
  • 75、距来:强弩名。
  • 拼音
  • 注音ㄐㄩˋ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KHAN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足,巨声。本义:鸡爪)(2) 同本义距,鸡距也。——《说文》后阺为之金距。——《左传》不鸣不将无距。——《汉书·五行志》。注:“距,鸡附足骨,斗时所用刺之。”虽有钩针芒距。——《淮南子·原道》长皆及俎距。——《仪礼·少牢礼》。注:“胫中当横节也。”公输之刻凤也,冠距未成。——《列子》(3) 距离距随长武。——《仪礼·乡射礼记》(4) 又如:苗距;槽距;差距;焦距;行距;株距;距国(介于大国之间,或两面受敌的国家);距随(古人射箭站立时两脚的间隔距离)(5) 倒刺(6) 古代兵器锋刃上的倒刺(7) 钓钩上的倒刺动词(1)同“拒”(2) 抗拒;抵御墨子九距之。——《墨子·公输》密人不恭,敢距大邦。——《诗·大雅·皇矣》断足以距难。——《荀子·君道》楚闻之,发兵距之阳夏,不得前。——《史记·高祖本纪》(3) 拒绝闲先圣之道,距杨墨,放淫辞。——《孟子·滕文公下》其无距言。——《潜夫论·明闇》受而不距。——《风俗通义·愆礼》距关,毋内诸侯。(距,与“拒”通,抵檝、守卫。)——《史记·项羽本纪》(4) 又如:距捍(抵抗防御);距谏饰非(不听劝谏,掩饰过错);距关(闭关据守);距难(拒绝并加以责难;抗拒祸患)(5) 离;距离距小孤一里。——宋· 陆游《过小孤山大孤山》距其院东五里。——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距洞百余步。距圆明园十里,有村曰 谢庄。(距,距离。)—— 清· 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6) 跳越 。如:距跃(跳越;跳跃);距踊(蹦跳);距跳(跳跃)(7) 依仗 。如:距堙(古代兵士攻城时,凭藉以登城的土堆);距险(据险要地形以防守敌人)(8) 蹲,踞 。如:距石(踞坐石上)(9) 至,到达距陆而止。——《庄子·渔父》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