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蹇的词语
- 76、蹇散:驽钝懒慢。
- 77、蹇然:艰难困厄貌。
- 78、蹇困: 1.困顿;不顺利。
- 79、蹇服:劣马。比喻驽钝的人。
- 80、蹇跂:谓曲足举踵。
- 81、蹇落: 1.穷困;衰败;不得志。
- 82、蹇讷:谓说话迟钝木讷。蹇,通"謇"。
- 83、蹇弱:指驽弱的牲口。
- 84、蹇人: 1.指跛足的人。 2.喻才能低劣者。
- 85、蹇蹄:指劣马。
- 86、蹇支:跛足。支,"肢"的古字。
- 87、蹇纵: 1.犹言傲慢放纵。
- 88、蹇拙: 蹇拙jiǎnzhuō (1) 文章或修辞呆板不流畅 英 obscure and clumsy
- 89、蹇蹷: 1.亦作"蹇蹶"。 2.困顿颠蹶。 3.步履缓慢貌。
- 90、蹇卫:指驽钝的驴子。
- 91、蹇兔:跛足之兔。
- 92、蹇仄: 1.犹曲屈。
- 93、蹇踬: 1.困顿颠仆;不顺利。 2.指驽马。 3.文辞滞涩;不通畅。
- 94、蹇人上天:比喻不可能之事。
- 95、蹇塞:困窘;不顺利。
- 96、蹇剥: 1.《易.蹇》:"蹇,难也。"又《剥》:"剥,不利有攸往。"后因以"蹇剥"谓时运不济。
- 97、蹇才:拙劣的才能。
- 98、蹇数:乖舛的命运。
- 99、蹇士: 1.指忠直之士。蹇,通"謇"。
- 100、蹇连: 1.《易.蹇》:"往蹇来连。"王弼注:"往来皆难,故曰往蹇来连。"孔颖达疏:"马云:连亦难也。"后因以"蹇连"指艰难困厄。
- 拼音jiǎn
- 注音ㄐㄧㄢˇ
- 笔划17
- 繁体蹇
- 五笔PFJH
- 五行金
基本释义
形容词(1) (形声。从足,寒省声。本义:跛足)(2) 同本义蹇,跛也。——《说文》蹇膝伸不屈、易蹇、往蹇来连。——《素问·骨空论》驾蹇驴而无策兮。——《楚辞·谬谏》郤克偻,而鲁使蹇。——《史记·晋世家》策蹇驴,囊图书。——马中锡《中山狼传》红装而蹇者。——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3) 又如:蹇兔(不能急走的跛脚兔。比喻弱小者);蹇驴(走不快的羸弱之驴);蹇人上天(跛子登天。比喻不可能的事)(4) 艰阻,不顺利蹇侘傺而含戚。——《楚辞·九章·哀郢》(5) 又如:蹇拙(艰险;不走运);蹇蹇(艰难、不顺遂的样子);蹇剥(艰困,比喻时运不好);蹇步(行走艰难);蹇连(艰难的样子)(6) 通“謇”。口吃 。如:蹇言(7) 傲慢 。如:偃蹇;骄蹇;蹇纵(傲慢放纵);蹇傲(高傲;傲慢)(8) 正直的样子 。如:蹇辞(忠正耿直之言);蹇蹇(忠正耿直的样子)(9) 行动迟缓 。如:蹇蹶(步履缓慢的样子);蹇缓(步履缓慢)名词(1) 劣马或跛驴策蹇赴前程。——唐· 孟浩然《唐城馆中早发寄杨使君》(2) 又如:蹇味儿(驴子的别称;蠢驴);蹇驴一鸣,荒鸡三号(天亮时。比喻事情见了分晓);蹇驴(跛蹇驽弱的驴);蹇蹄(劣马);蹇瘠(瘦弱的驴马)(3) 姓动词骑驴红装而蹇者,亦时时有。——明· 袁宏道《满井游记》 [查看更多]
J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