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躅的词语

  • 26、山踯躅:杜鹃花的别称。
  • 27、红踯躅:红杜鹃花的别称。
  • 28、踯躅不前: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 29、踯躅: 踯躅zhízhú (1) 徘徊不前 例 金车玉作轮,踯躅青骢马。——《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 例 始踯躅于燥吻。——《文选》 英 pace up and down;loiter around (2) 用脚踏地 例 立踯躅而不安。——宋玉《神女赋》 英 tread
  • 30、懿躅: 1.美好的业迹。
  • 31、仪躅:轨迹,法度。
  • 32、往躅:犹陈迹。
  • 33、跳躅:上下腾跳。
  • 34、束躅: 1.谓频频地踏地。
  • 35、銮躅:銮驾行迹。借指銮驾。
  • 36、跼躅:徘徊不前。
  • 37、局躅: 1.徘徊不前。
  • 38、迥躅: 1.亦作"逈躅"。 2.指高卓的行迹。
  • 39、躅蹐:小步行走。引申为戒慎小心。
  • 40、继躅:犹继武。
  • 41、黄踯躅:羊踯躅的别名。见明李时珍《本草纲目.草六.羊踯躅》。
  • 42、好涵高躅:喜欢混迹于高人之列。
  • 43、轨躅: 1.车轮辗过之痕迹。 2.喻法则,规范。 3.指旧轨故迹。
  • 44、芳躅:指前贤的踪迹。
  • 45、踟躅不前:迟疑不决,不敢前进。
  • 46、彳躅:小步走路的样子。
  • 47、尘躅:踪迹。
  • 48、蹭躅:犹踯躅。
  • 拼音zhú
  • 注音ㄓㄨˊ
  • 笔划20
  • 繁体
  • 五笔KHLJ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足迹躅,蹢躅也。从足,蜀声。——《说文》。按,迹也。三辅谓牛蹄处为躅。——《一切经音义》引《汉书叙传音义》企望尘躅。——《尔雅序》尘游躅于蕙路。——南朝齐· 孔稚珪《北山移文》(2) 又如:躅路(行走的足迹)动词(1) 用于“踯躅”。徘徊不行羸豕孚蹢躅。——《易·姤》(2) 又如:躅踯(徘徊)(3) 践踏;踏踩师旷东躅其足。——《周书·太子晋》。注:“东躅,蹋也。”朝露白如玉,我不敢躅,恐湿我足。——刘明《鸡鸣一首赠宗文侄》(4) 又如:躅躅(行走的样子);躅足(犹跺脚);躅陆(顿足跳跃的样子);躅蹐(小步行走)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