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身的词语

  • 176、身长: 身长shēncháng (1) 指人的身高 英 height of a person (2) 衣服从肩到下摆的长度 例 身长达臀部的茄克 英 length of coat
  • 177、束身: 束身shùshēn (1) 约束自己,不放纵 例 束身自修 英 self-restrained (2) 自己捆住自己,比喻归顺 例 束身以受命 英 come over and pledge allegiance
  • 178、身分不明: 身分不明shēnfèn bùmíng (1) 来历不详 例 身分不明的告密者 英 unidentified;unknown identity
  • 179、身教: 身教shēnjiào (1)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做榜样,对人进行教育 例 身教胜于言教 例 故曰:其身不正,虽令不行;以身教者从,以言教者讼。——《后汉书·第五伦传》 英 teach others by one’s own example
  • 180、身家性命: 身家性命shēnjiā-xìngmìng (1) 自身和全家的性命 英 man’s life and family possessions
  • 181、身家: 身家shēnjiā (1) 对自身和家庭的合称 例 身家性命 英 one and his family (2) 旧指家庭出身 例 身家清白 英 family background;family origin (3) 家财,家产 例 侄儿有些身家 英 property
  • 182、身计: 1.生计。 2.为自身打算。
  • 183、身火: 1.佛教语。指人欲。
  • 184、身怀六甲: 身怀六甲shēnhuái-liùjiǎ (1) 六甲:传说为天帝造物的日子。《隋书·经籍志三》载有《六甲贯胎书》一卷。谓妇女身怀胎儿 例 偏偏媳妇身怀六甲,好容易逃至海外,生下红蕖孙女,就在此处敷衍度日。——《镜花缘》 英 be pregnant
  • 185、身光: 1.佛教语。指佛身所发出的光明。亦泛指身上的光华。 2.谓身受荣光。
  • 186、身故: 身故shēngù (1) 指人死;身亡 例 母亲在客店里染病身故。——《水浒》第三回 英 die
  • 187、身工: 1.指体力劳动的报酬。
  • 188、身骨: 1.身体,体格。
  • 189、身根: 1.佛教语。六根之一。佛教以身为触根。谓能发觉所触之物坚柔﹑寒暖等,故名。 2.指男性生殖器。
  • 190、身干: 1.《左传.成公十三年》:"礼,身之干也。"孔颖达疏:"树木以本根为干,有干故枝叶茂焉……人身以礼敬为本,必有礼敬,身乃得存。"后以"身干"喻立身的根本。 2.身躯。
  • 191、身服: 1.谓亲身施行。
  • 192、身首分离:意思是斩首。出自《战国策·秦策四》。
  • 193、身首: 1.躯干和头颅。 2.指身体。 3.借指生命。 4.指魁梧高大的身材。
  • 194、身事: 1.指人的经历和遭遇。 2.指行踪。 3.自身的事情。 4.亲身事奉。
  • 195、身善: 1.犹言事必躬亲。
  • 196、身色: 1.佛教语。指身体和神色。
  • 197、身热: 1.古西域地名。
  • 198、身穷: 1.身处困境。 2.旧指人不按礼义立身处事。
  • 199、身亲: 1.亲自;亲身。
  • 200、身钱: 1.指身丁钱。 2.指卖身钱。 3.指佣工钱。
  • 拼音shēn
  • 注音ㄕㄣ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TMD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象形。象人之形。本义:身躯的总称)(2) 同本义身,躬也。象人之形。——《说文》。按,身的本义是人的躯干。必有寝礼,长一身有半。——《论语·乡党》人自项以下,踵以上,总谓之身。颈以下,股以上,亦谓之身。——王述之《经义述闻》人百其身。——《诗·秦风·黄鸟》身也者,亲之枝也。——《礼记·哀公问》身也者,父母之遗体也。——《礼记·祭义》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孟子·告子下》身首离兮心不惩。——《楚辞·九歌·国殇》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青白在人间。——明· 于谦《石灰吟》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 沛公, 庄不得击。——《史记·项羽本纪》(3) 又如:身边钱(随身带的钱);身品(身材);身伴(身旁);身边人(贴知伺候的奴婢,妾);身首分离(人的头和躯体分开。指被杀);身殃(谓身遭灾殃);身牖(身体的窗子,指耳朵);身无长物(比喻人的穷困)(4) 物件的主体部分枞,松叶柏身;桧,柏叶松身。——《尔雅·释木》亥有二首六身。——《左传·襄公三十年》(5) 又如:树身;河身(6) 自己,自身免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韩非子·五蠹》远者数世,近者及身。——清· 黄宗羲《原君》吾日三省吾身。——《论语·学而》是不亦责于身者重以周乎?——唐· 韩愈《原毁》(7) 又如:身己(本身,指属于自己的事);身外(自己以外,自身之外);身愆(己身的过失)(8) 生命,性命国事至此,予不得爱身。——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9) 又如:献身;奋不顾身;舍身救人(10) 地位或身分惟恐或后,竞以宗庙、社稷、身名、君宠,无不同于芋焉。——清· 周容《芋老人传》(11) 又如:身名俱泰(物质生活优裕,名望亦崇高);身地(出身地位)(12) 毕生,一辈子行之乎仁义之途,游之乎《诗》《书》之源,无迷其途,无绝其源,终吾身而已矣。——唐· 韩愈《答李翊书》(13) 又如:身后萧条(死后景况凄凉,没有遗下产业、钱财或子女)副词(1) 亲身,亲自禹之王天下也,身执耒碴臿以为民先。——《韩非子·五蠹》将军身率益州之众出于 秦川。——《三国志·诸葛亮传》(2) 又如:身历(亲身经历)动词(1) 怀孕大任有身,生此文王。——《诗·大雅·大明》。大任:周文王之母且以汝之有身也,更恐不胜悲,故惟日日呼酒买醉。——清· 林觉民《与妻书》(2) 又如:身已(妇人怀孕);身怀六甲(即怀孕);身瑞(身孕)(3) 体验尧、 舜性之也; 汤、 武身之也;五霸,假之也。——《孟子》(4) 担当中有贤子自为家督,遂起而身父母之任焉。——明· 李贽《战国论》(5) 担任自奉天入,琯身中军先锋。 ——《新唐书》量词用于衣服 。如:一身衣服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