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过的词语
- 51、福过祸生: 《宋书·刘敬宣传》 【词语】:福过祸生【注音】:fú guò huò shēng【释义】:过:太甚。幸福到了极点就转化为灾祸。形容人乐极生悲。【出处】:《宋书·刘敬宣传》:“今此杖节,常惧福过祸生,实思避盈居损,富贵之旨,非所敢当。”
- 52、张力过高: zhan li guo gao,肌张力是否过高,是没有客观仪器可以测量的,完全凭借医生的手感和经验,有时宝宝不配合就可能会错判为肌张力高的表现,比如检查的时候,宝宝不愿意,腿绷得直直的。
- 53、年过花甲:形容这个人老,年龄大。
- 54、四不成过:四不成过来源出处是佛学术语,因明用语,又称四不证过。
- 55、罪过情感: 文中指出,“人的心理活动一旦以行为表现出来,就要接受社会伦理的评价。
- 56、光阴虚过:光阴:时间;虚:空。时光白白度过。
- 57、知过: 1.自知过失。
- 58、作过: 做坏事。 特指叛乱、闹事等。
- 59、过庭闻礼:义同“[[过庭]]”。
- 60、功过参半:功劳和过失各占一半。
- 61、年过而立: 已过而立之年,三十岁以上了。
- 62、一带而过:捂着鼻子走过去。形容对腥臭肮脏的东西的嫌恶。
- 63、不容错过:置:安放。不容许别人进行辩解。指没有辩护的余地。
- 64、过去时: 过去式(past tense)是英语语法的一种,表示过去某个时间里发生的动作或状态。
- 65、打马而过:匆匆过去了 强调时间过得很快。
- 66、操劳过度:过度紧张 guòdù jǐnzhāng 过分紧张的性质或反应的状态或事实
- 67、略过: 略过lüèguò (1) 有意不注意 英 pass over
- 68、不足为过:减少多余的,补充欠缺的。
- 69、静思己过:沉静地思考﹑省察。
- 70、面壁思过: 面壁思过是一句成语,表示面对墙壁静心思考自己的过错。
- 71、哀乐过人:向内发现了自己的深情。
- 72、过白:定义:后栋建筑与前栋建筑的距离要足够大,使坐于后进建筑中的人通过门樘可以看到前一进的屋脊,即在阴影中的屋脊与门樘之间要看得见一条发白的天光,此做法称之为“过白”。在建筑物之间,在门与景物之间,靠着巧妙的距离选择,使得门框、门洞如同在对近景或远景进行了剪裁、镶框处理。
- 73、才智过人:才:才华;智:智慧;过人:比一般人强。才智过人:形容某人有比一般人强的才华和智慧。
- 74、才智过人:才:才华;智:智慧;过人:比一般人强。才智过人:形容某人有比一般人强的才华和智慧。
- 75、机智过人:才:才能;气:气魄。才能气魄胜过一般的人。
- 拼音guò,guo,guō
- 注音ㄍㄨㄛˋ,ㄍㄨㄛ,ㄍㄨㄛ
- 笔划6
- 繁体過
- 五笔FPI
基本释义
guò名词(1)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2) 姓,过国之后(3) 另见guòguo动词(1) (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2) 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3)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4) 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6) 过去(过后)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7)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8) [婉词]:去世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9)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10) 给予;递给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11) 又如:过度(12) 渡过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13)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14) 转移;过渡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过录底稿(15)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16) 〈方〉∶ 传染 。如:过病(传染疾病)(17) 度过;过活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18)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19)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20)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21) 交往,相处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过从甚密(22)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23) 交谈 。如:过谈(往访交谈)(24) 错,犯错误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25) 失去 。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26) 怪罪,责难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27)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28) 继入、赘入或嫁人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29)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30)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31) 传递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32)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33) 帮助咽下;和着吃 。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34) 冲刷;漂洗 。如:过水(用水漂洗)(35)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36)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37)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我去过北京饭吃过了名词(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过,罪愆也。——《说文》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2)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3) 〈方〉∶缘故 。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4) 通“祸”(huò)。灾殃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5)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形容词(1) 过分;过于;太甚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2)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量词(1) 遍,次 。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2) 另见guōguō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