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过的词语
- 101、以功覆过:用功劳来弥补过错
- 102、阴过: 1.谓私下做的坏事﹐不为人知的罪过。
- 103、隐过:不为人知的过失﹐不明显的过失。
- 104、英雄难过美人关: 指英雄人物常会被女色引诱。
- 105、有过之,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相比之下,只有超过而不会不如。
- 106、有过之而无不及:过:超过。及:赶上,达到。两者相比,只有超过的地方,而没有赶不上的地方。
- 107、云烟过眼:比喻事物转眼即逝
- 108、云过天空:比喻事情办得干净利落﹐不留痕迹。
- 109、雨过天青: 雨过天青yǔguò-tiānqīng (1) 原为颜色名称,好像雨后初晴的天色。现在则常用来比喻灾难或困难已成过去,情况已经好转 例 云开雾散,雨过天青,祖国前途,如花似锦 英 sun shines again after the rain
- 110、远过:超过。
- 111、月过中秋:指错过时机。
- 112、相过:谓太阳过赤道内外各二十三度半。互相超越。 互相往来。
- 113、小过门: 此喻小手法、小手段。过门,原指唱词或歌词的前后或中间用乐器演奏的一段曲子,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 114、小过年: 旧俗夏历十二月二十三或二十四日为祭灶神日,谓之“小过年”。
- 115、小过节儿: 细节,小规矩。
- 116、小过活: 谓过着清贫而安逸的生活。
- 117、小过: 稍微逾量。 小的过错。 今机关、工厂、学校等单位对犯错误者的一种行政处分。如:记小过一次。
- 118、行过宫:即行宫。
- 119、信得过:可以相信。
- 120、虚过:白白地度过。
- 121、思过半: 1.谓已领悟大半。 2.指事情已获大部解决。
- 122、思过: 思过sīguò (1) 对错误过失进行反思 例 闭閤思过,一县莫知所为。——《汉书·严延寿传》 英 introspect one's fault
- 123、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词语解释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 sān gè chòu pí jiàng,sài guò zhū gě liàng ]⒈ 比喻人多智广。“赛过”亦说成“顶个”或“合成一个”英the wisdom of the masses exceeds that of the wisest individual; three cobblers with their wits combined would equal Zhu Geliang,the master mind;
- 124、三过其门而不入:传说夏禹专心致志于治水,在外十三年,三次路过自己的家门也不进去,最后终于治服了洪水。后比喻热心工作,公而忘私。
- 125、三过笔:谓捺笔有三次波折。
- 拼音guò,guo,guō
- 注音ㄍㄨㄛˋ,ㄍㄨㄛ,ㄍㄨㄛ
- 笔划6
- 繁体過
- 五笔FPI
基本释义
guò名词(1) 古国名 ,在今山东省掖县稍西北近海处处浇于 过,处 豷于 戈。——《左传·襄公四年》(2) 姓,过国之后(3) 另见guòguo动词(1) (形声。从辵(chuò),表示与行走有关,咼(guā)声。本义:走过,经过)(2) 同本义过,度也。——《说文》禹八年于外,三过其门而不入。——《孟子·滕文公上》雷霆乍惊,宫车过也。——杜牧《阿房宫赋》有过于江上者,见人方引婴儿而欲投之江中。——《吕氏春秋·察今》行过夷门,见侯生。——《史记·魏公子列传》(3) 又如:过江;过马路;从这条街上过;从他门前过;路过(途中经过);过翼(经过的飞鸟);过宾(路过的宾客);过处(经过之处);过来过往(来往经过);过阴(到阴间走一趟)(4) 超出,胜过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史记·项羽本纪》力能扛鼎,才气过人。大都不过参国之一。——《左传·隐公元年》一出门,裘马过世家焉。——《聊斋志异·促织》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孟子·梁惠王上》(5) 又如:过如(超过;胜过);过了漕(过了漕运期限);过情(超过实际);过实(超过实际情况);过绝(超越;超过)(6) 过去(过后)天子偶用一物,未必不过此已忘。——《聊斋志异·促织》花过而采,则根色黯恶,此其效也。——宋· 沈括《梦溪笔谈》(7) 又如:三伏已过;雨过天晴;过迹(过去的形迹);过景(过时;不应景);过逝(流逝。很快地过去);过郤(过去)(8) [婉词]:去世陛下虽过世为神,岂假手于苻登而图臣,忘前征时言邪?——《晋书·苻登载记》(9) 又如:过作(死);老太太是三天前过的;过辈(去世);过背(去世);过七(人死后每七天举行一次吊祭仪式。一般七次或五次而断七)(10) 给予;递给邮人之过书,门者之传教也。——《论衡》予亦谓之过。辰州人谓以物予人曰过。——《通雅》(11) 又如:过度(12) 渡过野市分獐闹,官帆过渡迟。——宋· 苏轼《荆州》(13) 又如:过索(渡河之绳索);过江(渡过长江)(14) 转移;过渡买的房子已付款,只是过户手续还未办理好过录底稿(15) 又如:过龙(经手递送贿赂);过处(词的上下片过渡之处。亦称“过片”)(16) 〈方〉∶ 传染 。如:过病(传染疾病)(17) 度过;过活吾家后日当甚贫,贫无所苦,清静过日而已。——清· 林觉民《与妻书》(18) 又如:过阴天儿(休息);过老(度晚年);过日(度日;生活);过遣(打发日子,消磨时光)(19) 来访;前往拜访;探望于是乘其车,揭其剑,过其友。——《战国策·齐策四》自迎嬴于众人广坐之中,不谊有所过,今公子故过之。——《史记·魏公子列传》(20) 又如:过临(光临;惠临);过款(过访);过晤(前往会见)(21) 交往,相处稍喜过从近,扶筇不驾车。——宋· 黄庭坚《次韵德孺五丈新居病起》过从甚密(22) 又如:过逢;过从(互相交往);过会(农家亲朋每年定期聚会的日子,或公社每年举行庙会的节日)(23) 交谈 。如:过谈(往访交谈)(24) 错,犯错误微二人,寡人几过。——《吕氏春秋·审应览·具备》人恒过,然后能改。——《孟子·告子下》(赵太后)曰:“君过矣,不若长安石之甚。”——《战国策·赵策》(25) 失去 。如:过序(失去正常规律顺序)(26) 怪罪,责难孔子曰:“ 求,无乃尔是过与?(这恐怕应该责备你吧!)”——《论语·季氏》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得去,已至军矣。——《史记·项羽本纪》(27) 又如:不过(不怪罪);过谪(责备;怪罪);过適(怪罪,责难)(28) 继入、赘入或嫁人孩儿也,他如今只待过门,喜事匆匆的,教我怎生回得他去。——元· 关汉卿《窦娥冤》(29) 又如:过嗣(过继);过给(过继)(30) 方言。指母猪生小猪 。如:过下来的小猪(生下来的小猪)(31) 传递他这个人喜欢过嘴,你说话可要注意(32) 又如:过盏(敬酒);过嘴(传话);过语(传话);过书(传递书信);过气(传送气息以交配);过状(递交文状、诉状)(33) 帮助咽下;和着吃 。如:过过(过口,改口味);过口(吃食物下酒);过酒(下酒;送酒)(34) 冲刷;漂洗 。如:过水(用水漂洗)(35) 用在动词加“不”或“得”的后面,表示胜过或通过的意思。如:过不去(有阻碍,通不过);讲不过礼去(于礼仪上行不通);比得过(能胜过他人);我说不过你(36) 用在动词后,表示完毕。如:吃过(吃完);起过(已经起床完毕)(37) 用在动词后,表示某种行为或变化曾经发生,但并未继续到现在。如:读过书(曾经读书,现己不读书);当过官(过去做过官,现己不为官)我去过北京饭吃过了名词(1) 无意的犯法或作恶行为;错误过,罪愆也。——《说文》出入禁闼,补过拾遗。——《史记·汲黯列传》过则无惮改。——《论语·学而》夫过有厚薄,则刑有轻重。——《商君书·开塞》刑过不避大夫,赏善不遗匹夫。——《韩非子·有度》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战国策·齐策》然而累汝至此者,未尝非予之过也。——清· 袁枚《祭妹文》(2) 又如:过愆(过失;罪咎);过恶(过错);勇于改过;知过必改;过行(过失行为);过计(估计错误)(3) 〈方〉∶缘故 。如:离家远的过(离家远的缘故);夏天的过(因为夏天的缘故)(4) 通“祸”(huò)。灾殃八曰诛以驭其过。——《周礼·天官·大宰》(5) 又如:大过(大灾大祸)形容词(1) 过分;过于;太甚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唐· 柳宗元《至小丘西小石潭记》古者天下之人爱戴其君,比之如父母;拟之如天,诚不过也。——清· 黄宗羲《原君》(2) 又如:过爱(过分的爱);过余(过分);过头话(过分的大话)量词(1) 遍,次 。如:过儿(次;遍);一过(一遍);过子(次数;遍)(2) 另见guōguō暂无详细释义 [查看更多]
G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