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逃的词语
- 1、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 “逃生不避路,到处便为家”,谚语,意思是逃生的人不选择道路,走到哪里那里就是家。
- 2、携款潜逃:潜逃 qiántáo 偷偷逃走拐款潜逃
- 3、法网难逃: 佛家用语,命中注定的灾祸。命中注定的灾祸难以逃脱。
- 4、贪官外逃: 贪官指贪恋钱财和官位的官员。
- 5、大败而逃: 清·无名氏《说呼全传》第十一回:“那庞集亲自领兵追来,被我姑嫂两个与庞家血战山坡,杀得他兵残将损,大败而逃。”
- 6、罪责难逃:因为犯罪,在法律上应承担的责任是难以逃却的
- 7、走逃:逃脱;逃走。
- 8、在逃: 在逃zàitáo (1) 犯人逃亡,尚未被抓到 例 凶手在逃 英 at large
- 9、诱逃: 1.谓诱骗人逃跑。
- 10、隐逃:隐匿逃避。
- 11、逸逃:犹逃亡。
- 12、窝逃: 1.窝藏逃犯。
- 13、闻风而逃:闻:听到。风:风声,消息。一听到风声就立即逃走。
- 14、望风而逃: 望风而逃wàngfēng’értáo (1) 看见对方气势很盛就不战而逃 英 flee at the mere sight of the oncoming force;flee pell-mell at the mere sight
- 15、亡逃:逃亡。
- 16、外逃: 外逃wàitáo (1) 逃往另一地 英 flee to some other place (2) 逃往另一国家 英 flee to a foreign country
- 17、讬逃:借故逃避。
- 18、脱逃: 脱逃tuōtáo (1) 脱身逃走,也作“逃脱” 例 余类脱逃。——《广东军务记》 例 只身脱逃 英 run away;escape;flee
- 19、托逃:借故逃避。
- 20、私逃: 1.乘人不备而逃跑。
- 21、目逃:谓眼睛受到突然刺激而避开。形容心存怯懦。
- 22、惊逃: 惊逃jīngtáo (1) 惊慌逃跑 例 一群野鹿听到一点响动就惊逃起来 英 stampede
- 23、溃逃: 溃逃kuìtáo (1) 溃败逃跑 英 escape in disorder;flee helter-skelter
- 24、出逃: 出逃chūtáo (1) 出走,外逃 例 仓惶出逃 英 run away
- 25、辟逃: 1.躲避。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9
- 繁体逃
- 五笔IQPV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辵(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2) 同本义逃,亡也。——《说文》许由逃之。——《庄子·外物》恒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处于逃。——《韩非子·内储说上》逃未及远。——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脱身以逃。——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3) 又如:逃闪(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军(军队主将抛下军队独自逃走;逃兵)(4) 逃避,回避少则能逃之。——《孙子·谋攻》今我逃楚, 楚必骄,骄则可与战矣。——《左传·襄公十年》无所逃于天地间。——清· 黄宗羲《原君》(5) 又如:逃税(逃避纳税);逃会;逃债;逃学;逃刑(逃避刑责)(6) 藏,隐匿 。如:逃禄(隐居不仕);逃世(避世。隐居不仕);逃形(藏身);逃身(逃命;藏身);逃官(隐居不仕);逃山(隐居)(7) 离开罢锄用又废,恋乡不忍逃。——唐· 司马札《锄草怨》(8) 又如:逃席(宴会中途不辞而去);逃徙(离乡逃奔他处居住);逃酒(逃避饮酒,离席先去);逃伍(充军者逃离部伍)(9) 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醉中往往爱逃禅。——杜甫《饮中八仙歌》(10) 又如:逃禅(违背佛教戒律);逃墨(离弃墨子的学说)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