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逃的词语
- 51、逃顿:犹逃遁。
- 52、逃路:逃跑的路。
- 53、逃逃: 1.指受惊而逃。
- 54、逃石:古大石名。传说石从他处逃来,故名。
- 55、逃首:逃往,逃去。
- 56、逃死: 1.逃避灾祸或致死的危险。
- 57、逃山: 1.谓隐居。
- 58、逃虚:逃避世俗,寻求清静无欲的境界。
- 59、逃行:犹逃走。
- 60、逃刑: 1.逃避刑罚。
- 61、逃席: 逃席táoxí (1) 宴会中途不辞而别离去 英 leave a feast without leave
- 62、逃伍:谓充军者逃离部伍。
- 63、逃屋: 1.指逃亡者原住的房屋。语本唐聂夷中《咏田家》:"我愿君王心,化作光明烛;不照绮罗筵,只照逃亡屋。"
- 64、逃俗:避离尘俗;避世。
- 65、逃田: 1.田主逃跑而收不到赋税的土地。
- 66、逃责台: 1.亦作"逃责台"。 2.即洛阳南宫簃台。周赧王避债逃于此,故名。
- 67、逃飏:犹言远走高飞。清柯悟迟 《漏网喁鱼集·同治元年》:“贼即逃颺。”
- 68、逃佚: 1.见"逃逸"。
- 69、逃移: 1.逃亡迁移。 2.指逃亡的人。
- 70、逃卒:逃兵。
- 71、逃乱: 1.逃难;避乱。
- 72、逃佃:指佃农逃避交纳地租。
- 73、逃河: 1.鹈鹕的别名。
- 74、逃门: 1.逃跑的门路。 2.因灾荒等而逃出家门。
- 75、逃降:逃跑投降。
- 拼音táo
- 注音ㄊㄠˊ
- 笔划9
- 繁体逃
- 五笔IQPV
- 五行火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辵(chuò),兆声。本义:逃走,逃跑)(2) 同本义逃,亡也。——《说文》许由逃之。——《庄子·外物》恒侯体痛,使人索 扁鹊,已逃 秦矣。——《韩非子·喻老》处于逃。——《韩非子·内储说上》逃未及远。——清· 纪昀《阅微草堂笔记》脱身以逃。——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3) 又如:逃闪(逃跑藏匿);逃越(逃走);逃生子(逃妾所生之子);逃犯(逃跑的犯人);逃军(军队主将抛下军队独自逃走;逃兵)(4) 逃避,回避少则能逃之。——《孙子·谋攻》今我逃楚, 楚必骄,骄则可与战矣。——《左传·襄公十年》无所逃于天地间。——清· 黄宗羲《原君》(5) 又如:逃税(逃避纳税);逃会;逃债;逃学;逃刑(逃避刑责)(6) 藏,隐匿 。如:逃禄(隐居不仕);逃世(避世。隐居不仕);逃形(藏身);逃身(逃命;藏身);逃官(隐居不仕);逃山(隐居)(7) 离开罢锄用又废,恋乡不忍逃。——唐· 司马札《锄草怨》(8) 又如:逃席(宴会中途不辞而去);逃徙(离乡逃奔他处居住);逃酒(逃避饮酒,离席先去);逃伍(充军者逃离部伍)(9) 叛,离,由于关系破裂而脱离醉中往往爱逃禅。——杜甫《饮中八仙歌》(10) 又如:逃禅(违背佛教戒律);逃墨(离弃墨子的学说) [查看更多]
T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