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邓的词语

  • 1、邓艾: 词语解释⒈  三国魏大将。字士载,义阳棘阳(今河南新野东北)人。曾建议司马懿屯田两淮,广开漕渠。后任镇西将军,与蜀将姜维相拒。公元263年,魏军攻蜀,他率奇兵出阴平小道,攻灭蜀。后被诬告谋反,被杀。
  • 2、阴邓:东汉阴皇后和邓皇后的并称。
  • 3、吴邓: 1.汉吴汉﹑邓禹的并称。 2.汉吴王濞和邓通的并称。
  • 4、迷丢没邓:糊涂,懵懂。
  • 5、马邓:东汉明德马皇后与和熹邓皇后的并称。皆以贤德闻。
  • 6、昆邓:昆仑山和邓林的并称。
  • 7、寇邓: 东汉·寇恂、邓禹的并称。二人皆光武中兴名将。
  • 8、化邓:指古代神话夸父逐日,杖化邓林的故事。
  • 9、耿邓:东汉初名臣耿弇和邓禹的并称。王莽篡汉﹐二人皆起而佐光武定天下。
  • 10、冯邓:东汉冯异﹑邓禹的并称。二人同为光武功臣。
  • 11、樊邓:古地区名。为春秋樊国﹑邓国的遗址。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及河南省邓县一带,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
  • 12、涎邓邓:犹嬉皮笑脸。
  • 13、涎涎邓邓:犹嬉皮笑脸。
  • 14、涎眉邓眼:犹嬉皮笑脸。
  • 15、扑邓邓:气盛貌。
  • 16、昏邓邓: 形容昏暗。
  • 17、黑邓邓: 稀里糊涂。
  • 18、滴滴邓邓:步履不稳貌。
  • 19、不邓邓: 同“不登登”。
  • 20、白邓邓:翻白眼的样子。
  • 21、邓拓:原名邓子健(1912年2月26日—1966年5月18日),福建闽侯人,中国现代杂文家、诗人、政论家、历史学家、新闻工作者。
  • 22、邓耿:文学典故。
  • 23、邓氏字派:《史记.佞幸列传》载,汉文帝赐宠臣邓通以蜀郡严道铜山,得自铸钱,而致巨富。后以'邓氏铜山'指财源或致富之资。
  • 24、邓子恢:邓子恢(1896年8月16日—1972年12月10日),又名绍箕,福建龙岩新罗区人,伟大的共产主义战士,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农业工作的卓越领导人,是闽西革命根据地和苏区的主要创建者和卓越的领导人之一。
  • 25、邓散木:邓散木(1898年9月—1963年),原名菊初,又名铁,学名士杰,字钝铁、散木,别号粪翁、芦中人、无恙、且渠子、厕简子,因动脉硬化截去左腿后更号夔、一足,斋名厕简楼、豹皮室、三长两短斋,生于上海,中国现代书法家、篆刻家,中国书法研究社社员。
  • 拼音dèng
  • 注音ㄉㄥˋ
  • 笔划4
  • 繁体
  • 五笔CB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古国名邓,曼姓之国。今属 南阳。从邑,登声。——《说文》(2) 在今河南省邓县。公元前678年为楚所灭邓侯吾离来朝。——《春秋·桓公七年》申吕应 邓。——《国语·郑语》袭楚至 邓。——《史记·屈原贾生列传》(3) 古地名(4) 春秋蔡地,后属楚。在今河南省郾城县东南蔡侯郑伯会于 邓。——《春秋·桓公二年》(5) 春秋鲁地。在今山东省汶河以南、运河以北地区(清兖州府境)(6) 战国楚地,秦置邓县,是故邓侯国。在今湖北省襄樊市北(7) 战国魏邑,在今河南省孟县西南(8) 姓(邓通:西汉人,以自铸铜钱而成为巨富,后世常用此名比喻富有。邓禹:东汉新野人,字仲华。随汉光武刘秀作战,为东汉开国功臣。邓骘:人名,东汉安帝刘祜的舅父,封为上蔡侯,任大将军)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