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邦的词语

  • 151、邦理:指国家的治道。
  • 152、邦彝: 1.犹国法。
  • 153、邦土: 1.国土。
  • 154、邦组:指地方官吏的印章。
  • 155、邦族: 1.邦国宗族。 2.籍贯姓氏。
  • 156、邦贼: 1.国贼,叛逆作乱者。
  • 157、邦县: 1.卿的采地。
  • 158、邦埸:邦国疆界。
  • 159、邦老:宋元戏曲里扮演盗匪﹑凶徒等角色的俗称。元杂剧里一般由净扮演。
  • 160、邦教: 1.国家的教化。
  • 161、邦极:指国家的重要事务。
  • 162、邦侯:指地方长官。
  • 163、邦国殄瘁:邦国:国家;殄:尽,绝;瘁:病。形容国家病困,陷于绝境
  • 164、邦符:国家的符瑞。
  • 165、邦布: 1.国家法定的流通货币。 2.指口钱。人口税的一种。
  • 166、邦守:地方长官。
  • 167、邦社:指国家。
  • 168、邦节:指天子所用的玉节。
  • 169、邦禄:国家的利禄。
  • 170、邦训:国家的法则。
  • 171、邦宰: 1.州郡的地方长官。
  • 172、邦汋: 1.指盗取国家机密者。
  • 173、邦佐: 1.指郡丞。州郡的副职长官。
  • 174、邦途:官道;大道。
  • 175、邦论:关于国事的言论。
  • 拼音bāng
  • 注音ㄅㄤ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DTB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邑,丰声。古文从之、从田,会意。与封字从之、从土同意。本义:古代诸侯的封国、国家)(2) 同本义邦,国也。——《说文》。段注:“邦之言封也。古邦封通用。书序云:‘邦康叔,邦诸侯。’论语云:‘在邦域之中’。皆封字也。”大宰之职,掌建邦之六典。——《周礼·天官·大宰》以佐王治邦国。——《周礼·天官·大宰》。注:“大曰邦,小曰国,邦之所居亦曰国。”按,散文邦国亦通。利用为依迁邦。——《易·益》协和万邦。——《书·尧典》以畜万邦。——《诗·小雅·节南山》后非众罔与守邦。——《国语·周语》(3) 汉避高祖讳,多以国易之且在邦域之中矣。——《论语·季氏》而谋动干戈于邦内。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书·五子之歌》及公子返晋邦、瘵兵伐 郑,大破之。——《韩非子·喻老》夫子至于是邦也,必闻其政。——《论语·学而》(4) 又如:邦畿(古代指直属于天子的地方);邦家(诸侯的封国和大夫之家);邦国(诸侯的封国。大的叫邦,小的叫国,后泛指国家)(5) 泛指国家姬汉旧邦,无取杂种。——南朝齐· 丘迟《与陈伯之书》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治)于家邦。——《孟子·梁惠王上》唯求则非邦也与?——《论语·先进》(6) 又如:邻邦;盟邦;邦典(国家的法令制度)(7) 疆界,边界 。如:邦墓(周代邦域中人民聚族而葬的墓地)(8) 国都,大城镇逼迫迁旧邦,拥王以自疆。——《悲愤诗》(9) 泛指地方负海之邦,交趾之土,谓之南裔。——《博物志》(10) 姓动词封,分封设五等,邦群后。——柳宗元《封建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