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邮的词语

  • 51、邮路:投递邮件的线路。
  • 52、邮表:古代交通要道及其交叉处树立的路标。
  • 53、邮报:邸报。
  • 54、邮封:指邮件的外封包装。
  • 55、邮人: 1.传递公文书信的人。 2.驿站的小吏。 3.指集邮的人。 4.归咎别人。邮,通"尤"。怨恨。
  • 56、邮使: 1.古代邮传驿站的小官。详"邮吏"。 2.旧时指邮递员。
  • 57、邮书:邮寄来的书信。
  • 58、邮资信封: 国家(地区)邮政主管部门发行的,印有邮票图案的信封。有普通邮资信封、纪念邮资信封、航空邮资信封、美术邮资信封等种类。
  • 59、邮部:指清时邮传部。
  • 60、邮飞:方言。即邮票。详"邮票"。
  • 61、邮花: 邮花yóuhuā (1)邮票 英 postage stamp
  • 62、邮司:指清时邮传部。
  • 63、邮折: 为一定主题特制的,插贴相关主题邮品,并盖邮政日戳或纪念邮戳的折叠式硬纸卡。
  • 64、邮便局:邮政局的旧称。
  • 65、邮券:方言。即邮票。详"邮票"。
  • 66、邮舍: 1.驿站,馆驿。 2.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
  • 67、邮品:指集邮爱好者所搜集的邮票﹑明信片﹑首日封﹑邮折等。
  • 68、邮电局: 邮电局yóudiànjú (1) 处理邮政和电信事务的部门 英 post office
  • 69、邮便:邮政。
  • 70、邮置: 1.驿站。 2.指邮政设施。 3.指投递书信的人。 4.邮寄。
  • 71、邮电所:邮电局或邮电支局的派出机构。一般规模较小,业务项目也少。参见"邮电局"。
  • 72、邮简:又称“信简”。正面印有收信人地址、姓名等栏目,背面可书写通信内容,经折叠粘贴后呈信封状的专用信笺。
  • 73、邮子:驿卒。
  • 74、邮传: 邮传yóuchuán (1) 驿传,传递文书的驿站 例 邮传冗费。——《明史》 英 post;mail
  • 75、邮车: 邮车yóuchē (1) 运送信件、包裹等的车辆 英 postal car
  • 拼音yóu
  • 注音ㄧㄡˊ
  • 笔划7
  • 繁体
  • 五笔MB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会意。从邑垂。垂,边郵;邑,城邑。“邮”,从邑,由声。本义:古地名。)(2) 同本义邮,左冯翊高陵,从邑,由声。——《说文》。按,邮亭,邮乡,在今陕西西安府高陵县。(3) 传递文书的驿站德之流行,速于置邮而传命。——《孟子·公孙丑上》因邮上封事。——《汉书》缮治邮亭。——《汉书·赵充国传》(4) 又如:邮吏(驿战管邮递的小官);邮馆(设在驿站的旅店);邮驿(古时办理传送公务信件的地方)(5) 指传送文书的人殷洪乔不为致书邮。——《晋书·殷浩传》(6) 又如:邮人(传递公文书信的人)(7) 古代井田间田官督耕所居的庐舍 。如:邮舍(古代田官督耕居住的庐舍)(8) 通“尤”。过失,罪过不知其邮。——《诗·小雅·宾之初筵》邮又甚焉。——《国语·晋语四》。韦昭注:“邮,过也。”以显朕邮。——《汉书·成帝纪》(9) 又如:邮罚(判人罪过,处罚其身)动词(1) 传递;邮寄 。如:邮子(驿卒。传送文书、公物的差役);邮书(寄递的书信);信已经邮去;这月给母亲邮三十元(2) 通“尤”。责怪己无邮人。——《荀子·成相》罪人不邮其上。——《荀子·议兵》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