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部的词语

  • 176、武部:兵部。古代封建王朝中主管军事的部门。
  • 177、瓮间吏部: 晋·毕卓为吏部郎,酷嗜酒,尝夜至邻舍瓮下盗饮,故称。
  • 178、文部:吏部。唐玄宗天宝十一年改吏部为文部﹐至德初复旧。参阅《新唐书.百官志一》。
  • 179、尾部: 尾部wěibù (1) 车辆的后部、运载机械或工具的后部 例 从马车的尾部摔了出去 英 tail;caudal region
  • 180、汪古部:古族名。又称雍古﹑王孤等。来源于沙沱突厥。辽金时游牧于今内蒙古自治区大青山以北地带,先后属辽金,为金守护边壕。邻近汉族,文化较高。统治阶层信景教。宋元人称为白鞑靼。十三世纪初,成吉思汗统一各部时,并入蒙古。
  • 181、外部: 外部wàibù (1)表面;外表 英 exterior (2) 某一范围以外 例 寻求外部的援助 英 outside
  • 182、臀部: 臀部túnbù (1) 四足动物后肢的上端和腰相连接的部位 英 buttock (2) 各种动物身体后部无明显标志或界限的部分 英 rump
  • 183、屯部: 1.指屯戍之处。 2.明代屯田部的简称。
  • 184、同部: 1.谓汉字同一部首。 2.音韵学术语。上古音中以同韵之字为同部。 3.同一部落。
  • 185、僮部: 1.以家奴组成之部曲。
  • 186、天部: 1.二十八宿在天空之部位。 2.谓设官列位如二十八宿。
  • 187、天龙八部:佛教分诸天﹑龙及鬼神为八部。因八部中以天﹑龙二部居首﹐故曰天龙八部。
  • 188、体育俱乐部: 一种体育服务产业实体。设有体育活动场地、器材和技术指导人员,为群众性体育活动提供物质的和技术的服务。
  • 189、桃部: 同“桃棓”。
  • 190、算部:谓寿命。
  • 191、四部: 中国古代图书分类名称。将群书分为甲、乙、丙、丁或经、史、子、集四类,称“四部”。如:《四部备要》。详“四部书 ”。 唐时骠国乐工编制,分为四部。
  • 192、司令部: 司令部sīlìngbù (1) 指挥员发布号令和履行其指挥职能的地方 英 headquarters
  • 193、朔部: 1.指塞北地区。
  • 194、说部: 1.指古代小说﹑笔记﹑杂着一类书籍。
  • 195、水部: 官名。 指南朝·梁文学家何逊。
  • 196、属部: 1.部下﹑部属。 2.附属的部族。
  • 197、释部:指佛教的典籍。
  • 198、史部: 我国古代图书四大类中第二大类的名称。又称乙部。
  • 199、十部: 见“十部从事 ”。
  • 200、省部:指中央政府。
  • 拼音
  • 注音ㄅㄨˋ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UKBH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邑,(fǒu)声。从“邑”表示与行政区域有关。本义:古汉地名。约在今甘肃省天水、清水、秦安、两当、礼县、徽县一带)(2) 同本义部,天水狄部。——《说文》(3) 古代军事编制单位,后泛指部队,军队瑜为前部大督。——《三国志·周瑜传》(4) 又如:部阵(队伍);部校(部队;泛称武官);部将(部下的武官;军中偏将)(5) 中央行政官署。有时也称一般衙署、地方行政官署还部白府君。——《玉台新咏·古诗为焦仲卿妻作》(6) 又如:部费(向吏部行贿以便批准任职所用的钱);部尺(由工部制造的标准尺);部曹(旧指京师各部司官);部堂(清代各部尚书、侍郎称部堂。又各省总督多带兵部尚书衔者,也叫部堂);国防部;外交部;财政部(7) 地区。古代监察或行政区域名河东二十八县,分为两部。——《汉书·尹翁归传》(8) 部落曾祖莫护跋, 魏初率其诸部入居 辽西。——《晋书》(9) 分类,门类名属教坊第一部。——唐·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10) 又如:部索(分部搜索);部居(分门别类的排列);古籍分经、史子、集四部(11) 部分 。如:上部;南部(12) 单位 。如:编辑部;批发部(13) 军队领导机构 。如:总参谋部;总政治部;总后勤部;师部动词(1) 统率汉王部五诸侯兵。——《史记·项羽本纪》(2) 又如:部人(被统率的人);部握(统管,掌握);部率(统率)(3) 安排,布置部署诸将。——《汉书·高帝纪》。注:“分部而署置。”(4) 又如:部索(部署搜索罪人)(5) 管辖 。如:部县(所辖之县,属县);部领(统辖率领);部事(所属的事情)量词(1) 用于书籍、机器、电影等则此一部开国血史。——孙文《黄花冈七十二烈士事略·序》(2) 又如:一部书,两部机器,三部电影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