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鉴的词语

  • 26、至鉴:指极高的观察﹑鉴别能力。
  • 27、智鉴: 才智与鉴识。
  • 28、知人之鉴: 知人之鉴zhī rén zhī jiàn (1) 识别他人贤愚善恶的本领 例 恐怕有累令兄知人之鉴,总是不去的为是。——《老残游记》 英 ability to appreciate a person's character and capability
  • 29、箴鉴: 1.犹言教训;榜样。
  • 30、照鉴:明察。
  • 31、昭鉴:明鉴。
  • 32、藻鉴: 品藻和鉴别(人才)。 引申为担任品评鉴别人才的职务
  • 33、远鉴: 1.长远考虑。 2.谓从高远之处观察。
  • 34、圆鉴:周密地审察。
  • 35、渊鉴:洞察,明察。
  • 36、玉鉴: 亦作“玉监 ”。光洁可鉴的玉片。古用为带饰。 镜的美称。 犹明察。 喻皎洁的月亮。 玉盆。
  • 37、油光可鉴: 形容非常光亮润泽。
  • 38、幽鉴:犹玄鉴。喻微妙高深的见解。
  • 39、永鉴: 1.亦作"永监"。 2.长久鉴戒。
  • 40、萤鉴:指萤光。
  • 41、英鉴:犹明鉴,明察。亦指明察的人。
  • 42、引鉴:谓持镜照面。
  • 43、阴鉴: 1.即阴燧。语出《周礼秋官.司烜氏》﹕"司烜氏掌以夫遂取明火于日﹐以鉴取明水于月。"
  • 44、以古为鉴:亦作'以古为镜'。 借历史上的成败得失作为鉴戒。
  • 45、以人为鉴:根据他人的反应来检讨自己的缺失。
  • 46、贻鉴: 1.留有鉴戒。
  • 47、彝鉴:永恒不变之龟鉴。
  • 48、阳鉴: 1.亦作"阳鉴"。 2.古代利用日光取火的凹面铜镜。亦喻指光亮耀眼之物。
  • 49、殷鉴: 殷鉴yīnjiàn (1) 泛指可以作为后人鉴戒的往事 例 青史已书殷鉴在,词人劳咏楚江深。——刘威《三闾大夫》 例 可资殷鉴 英 setback which serves as a warning to others
  • 50、雅鉴:敬词。犹明察。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TYQ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2) 同本义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鑑谓之镜。——《广雅》借明于鑑以炤之。——《淮南子·主术》我心匪鑒。——《诗·邶风·柏舟》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庄子》春始治鑑。——《周礼》(3) 又如:鉴诸(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鉴燧(方诸和阳燧)(4) 中国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镜子 。如:龟鉴;鉴台(镜台);鉴明(镜面明净);鉴洼(凹面镜);鉴团(凸面镜);鉴台(镜台,梳妆台)(5) 借鉴,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槛外诸鉴。——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6) 又如: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鉴戒(以过去的经验为教训)(7) 编年史的一种名称 。如:《资治通鉴》;《了凡纲鉴》;鉴书(历史;史书);通鉴;年鉴;图鉴动词(1) 明察,审查谿极则不鑒。——《吕氏春秋·适音》不能鉴听。——唐· 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鉴彻(明察);鉴达人(鉴事人。明察事理的人);鉴貌辨色(察颜观色;看脸色行事);鉴事(明察事理)(3) 照看 。如:鉴人(照人);水清可鉴;鉴微(照见细微的东西)(4) 旧时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 。如:某先生台鉴;惠鉴;钧鉴(5) 借鉴,鉴戒哀之而不鉴之。——唐·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