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鉴的词语

  • 151、郗鉴爱:喻称舅对甥之深情厚爱。
  • 152、白水鉴心:清澈的水能照见人的心。形容人心像明净的水一样纯洁。
  • 153、鉴权:是指验证用户是否拥有访问系统的权利。
  • 154、鉴频:从调频波中再现调制信号的过程。
  • 155、鉴水乌篷:以酥酪和糖做成的糕点。
  • 156、鉴秦而止: 鉴秦而止(jiān qín ér zhǐ)是一个汉语词语,意思是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 157、鉴往如来:意思是审查过去,就可以推断未来。
  • 158、鉴别力: 又称阈值,是指测量仪器产生未察觉的响应变化的最大激励变化,这种激励变化应缓慢而单调地进行。
  • 159、鉴定会: 鉴别审定事物的真伪、优劣的会议。
  • 160、鉴古通今: 鉴:借鉴的意思;通:通晓的意思。借鉴古代的经验,历史等,通晓现在的事情发展。
  • 161、鉴谅: 鉴谅jiànliàng (1) 体察实情,给以谅解 例 接待不周,务乞鉴谅 英 pardon
  • 162、鉴戒: 鉴戒jiànjiè (1) 可以对照引为教训 例 引为鉴戒 英 warning;object lesson
  • 163、鉴定: 鉴定jiàndìng (1) 鉴别审定事物的真伪、优劣 例 他无法鉴定艺术特性 英 appreciate;identify;authenticate;determine (2) 对人的优缺点的评定 例 两大缺点和两大优点就是鉴定这位已故法官的工作成绩 英 hallmark
  • 164、鉴机识变:亦作'鉴机识变'。察看时机﹐了解动向。
  • 165、鉴昧: 1.亦作"鉴昧"。 2.犹假寐。鉴﹐通"监"。
  • 166、鉴悟: 1.亦作"鉴悟"。 2.谓精于审察﹐明白事理。
  • 167、鉴取: 1.亦作"鉴取"。 2.察知了解。取﹐助词﹐表示动作的进行。
  • 168、鉴世:鉴察世道。
  • 169、鉴古:指鉴定古代文物。
  • 170、鉴亮: 1.亦作"鉴亮"。 2.审察并原谅。
  • 171、鉴奥: 1.亦作"鉴奥"。 2.明察深奥微妙的义理。
  • 172、鉴台:镜台﹐梳妆台。
  • 173、鉴影度形:观察揣度人的形迹。
  • 174、鉴畏: 1.亦作"鉴畏"。 2.警戒畏惧。
  • 175、鉴选: 1.亦作"鉴选"。 2.鉴别评选。
  • 拼音jiàn
  • 注音ㄐㄧㄢˋ
  • 笔划13
  • 繁体
  • 五笔JTYQ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金,监声。本义:古代用来盛水或冰的青铜大盆)(2) 同本义鑑,大盆也,一曰鑑诸,可以取明水于月。——《说文》。徐灏曰:“鑑,古祇作堅,从皿以盛水也。其后范铜为之,而用以照形者,亦谓之鑑,声转为镜。”鑑谓之镜。——《广雅》借明于鑑以炤之。——《淮南子·主术》我心匪鑒。——《诗·邶风·柏舟》卫灵公有妻三人,同鑑而浴。——《庄子》春始治鑑。——《周礼》(3) 又如:鉴诸(古代承露取水的器具);鉴燧(方诸和阳燧)(4) 中国古代用青铜制成的镜子 。如:龟鉴;鉴台(镜台);鉴明(镜面明净);鉴洼(凹面镜);鉴团(凸面镜);鉴台(镜台,梳妆台)(5) 借鉴,可以作为警戒或引为教训的事槛外诸鉴。——赫胥黎著、 严复译《天演论》(6) 又如:引以为鉴;前车之覆,后车之鉴;鉴戒(以过去的经验为教训)(7) 编年史的一种名称 。如:《资治通鉴》;《了凡纲鉴》;鉴书(历史;史书);通鉴;年鉴;图鉴动词(1) 明察,审查谿极则不鑒。——《吕氏春秋·适音》不能鉴听。——唐· 李朝威《柳毅传》(2) 又如:鉴彻(明察);鉴达人(鉴事人。明察事理的人);鉴貌辨色(察颜观色;看脸色行事);鉴事(明察事理)(3) 照看 。如:鉴人(照人);水清可鉴;鉴微(照见细微的东西)(4) 旧时书信套语,表示请对方看信 。如:某先生台鉴;惠鉴;钧鉴(5) 借鉴,鉴戒哀之而不鉴之。——唐· 杜牧《阿房宫赋》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