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铜的词语

  • 226、牡铜: 1.古代炼铜时以水灌铜,其凸起者为牡铜,其凹陷者为牝铜。
  • 227、魔圣铜器: 其封印于九华山,专门用于发制加速,将鲍鱼、干贝等干货放入,将立即发好。
  • 228、铜陌:铜驼陌﹑铜驼街的简称。
  • 229、铜驼陌: 1.即铜驼街。 2.常借指繁华﹑游乐之区。
  • 230、铜瑁: 1.饰金的玉瓒。天子朝会所用的礼器。 2.借指王位。
  • 231、铜帽: 1.指枪弹。因弹壳系铜制﹐故名。 2.潜水员下水操作时戴的帽子﹐密封不透水﹐借助玻璃孔进行观察﹐通过气环口进行呼吸。
  • 232、铜盆帽:即拿破仑帽。一种以拿破仑命名的椭圆阔边的帽子。
  • 233、铜驼草莽: 语出《晋书·索靖传》:索靖有远见,“知天下将乱,指洛阳宫门铜驼叹曰:‘会见汝在荆棘中耳。’”后因以“铜驼草莽”指变乱后的残破景象。
  • 234、铜镘:铜钱。
  • 235、铜竹律:铜律和竹律。古代用以定音或候气的管状仪器。
  • 236、铜律:铜制的定音﹑候气的仪器。
  • 237、铜螺丝: 螺丝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工业必需品:如照相机、眼镜、钟表、电子等使用之极小螺丝;电视、电气制品、乐器、家具等之一般螺丝;至于工程、建筑、桥梁则使用大型螺丝、螺帽;交通器具、飞机、电车、汽车等则为大小螺丝并用。螺丝在工业上负有重要任务,只要地球上存在着工业,则螺丝之功能永远重要。
  • 238、铜锣: 铜锣tóngluó (1) 一种铜制的乐器。带卷边的青铜圆盘,盘边穿孔结绳,可以一手提着,一手用锤击打就发出柔和而洪亮、能传得很远的声音 英 gong
  • 239、铜轮: 1.佛教语。转轮圣王手中持的铜制轮宝。 2.佛塔上的相轮。 3.铜碾。
  • 240、铜漏:铜壶。古代一种计时器。
  • 241、铁狱铜笼: 1.形容密闭森严的监牢。
  • 242、笼铜: 1.亦作"笼铜"。 2.鼓声。
  • 243、硫酸铜:硫酸铜是一种无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uSO₄,无水硫酸铜为为白色或灰白色粉末。
  • 244、眼如铜铃: 眼睛睁的很大,形容非常生气。
  • 245、铜鍊:铜制的古兵器。也称铜锏。长而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
  • 246、鍊铜:精炼的铜。《战国策·赵策一》:“臣闻 董子 之治 晋阳 也,公宫之室,皆以鍊铜为柱质。”
  • 247、铜链:是铜丝经机器编织而成的链条的一种。
  • 248、铜梁: 1.产铜的山。 2.山名。在四川省合川县南。山有石梁横亘﹐色如铜。
  • 249、铜冶炼: 工信部28日发布了《铜冶炼行业规范条件》指出,新建和改造利用铜精矿和含铜二次资源的铜冶炼企业,冶炼能力须在10万吨/年及以上。
  • 250、铜炼:铜制的古兵器。也称铜锏。长而无刃﹐上端略小﹐下端有柄。
  • 拼音tóng
  • 注音ㄊㄨㄥˊ
  • 笔划11
  • 繁体
  • 五笔QMGK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金,同声。本义:金属名,古称赤金)(2) 同本义铜,赤金也。——《说文》章山之铜,所谓丹阳铜也。今世有白铜,盖点化为之,非其本质。——《汉书·货殖列传》以精铜铸成。——《后汉书·张衡传》首衔同凡。(3) 以一价和二价为主的金属元素,有延性和展性,是热和电最佳导体之一,是唯一的能大量天然产出的金属,也存在于各种矿石(例如黄铜矿、辉铜矿、斑铜矿、赤铜矿和孔雀石)中,能以金属状态及黄铜、青铜和其他合金的形态用于工业、工程技术和工艺上。如:铜山(出产铜矿的山);铜花(铜屑);铜金(赤铜);铜粉(铜屑。铜和其他金属熔融在一起所做出来的黄金色粉状合金,可当作颜料);铜陵(产铜的山);铜落(铜屑。可入药);铜腥(铜的腥臭味)(4) 铜制的 。如:铜丸(铜铸的小球);铜牙(弩上钩弦的钩叫牙,以铜制者称铜牙);铜瓦(铜制的瓦);铜史(漏刻铜壶上的铜人像);铜印(铜铸的印章。也称“铜章”);铜兵(铜制的兵器);铜狄(铜铸的人。即“铜人”。或称“金人”);铜洗(铜制的盥洗用具);铜柱(铜制的柱子);铜荷(铜制的烛台。形似荷叶);铜猊(铜制的狮形香炉);铜浑(铜制的浑天仪。又叫“铜仪”);铜鼻(古代官印上铜制的鼻状纽孔)(5) 铜铸的货币。也用以泛指金钱(6) 铜制乐器太子生而泣,太师吹铜,曰:“声中某律”。——汉· 贾谊《胎教》(7) 铜印不由其德,五两之纶,半通之铜,亦泰矣。——《法言》(8) 铜镜对客心如怯,窥铜只自怜。——明· 袁宏道《病起偶题》形容词(1) 喻坚固的 。如:铜郭(形容城郭的坚固,如同铜铸一般);铜堞(像铜铁般坚固的城堞。堞是城上的女墙);铜楼(华美坚固的楼房);铜山铁壁(比喻风节的坚毅刚正);铜头铁额(比喻人非常勇猛强悍)(2) 喻坚强,强大有力的 。如:铜豌豆(喻有经验的老狎妓者)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