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问的词语

  • 501、百问不烦: 问一百次也也不嫌烦。
  • 502、反身自问:亦作'反躬自问'。
  • 503、反问: 反问fǎnwèn (1) 反过来问提问的人 英 ask in reply;counter with a question (2) 用疑问语气表达与字面相反的意思 例 他用反问语气答道:为什么不? 英 rhetorical question
  • 504、反躬自问: 反躬自问fǎngōng-zìwèn (1) 反过来问问自己。也说“抚躬自问” 英 examine oneself;examine one’s conscience
  • 505、法律顾问: 法律顾问fǎlǜ gùwèn (1) 被指定或聘请在法律问题上为特定诉讼委托人、政府官员或公共团体提供建议或充当代表的律师 英 counsel (2) 对有关法人、社团(包括公司、企业)的法律所涉及的案件有专门研究的律师:法人、社团法律顾问 英 corporation lawyer
  • 506、贰问:谓不诚而卜。
  • 507、对问: 1.互相问答交谈。 2.古代文体之一。战国时宋玉作《对楚王问》﹐以答问形式抒写情志﹐后因名其体为"对问"。 3.应诏回答帝王的问难。 4.指受审问。
  • 508、问端: 1.写在纸上的审讯罪犯的问题。 2.问题。
  • 509、不懂就问:不懂就问问懂的人,请教对方。
  • 510、动问: 动问dòngwèn (1) 〈方〉客套话,即请人告诉自己 例 素不相识,动问官人高姓大名?——《水浒传》 英 (a term of politeness) ask;proffer question
  • 511、问鼎: ◎问鼎wèndǐng
  • 512、问鼎轻重:问鼎的大小轻重。指妄图夺取天下。
  • 513、问鼎中原:鼎:指古代夏禹铸造的九鼎,代表九州,作为国家权力的象征,为得天下者所据有。中原:黄河中下游一带,指疆域领土。比喻企图夺取天下。
  • 514、钉问: 钉问dīngwèn (1) 〈方〉追问 英 make a detailed inquiry
  • 515、定问: 1.确切的消息。问,消息音信。 2.指"问名"等聘婚手续。定,聘定。
  • 516、叮问: 叮问dīng wèn 1.  方 例 。 英 ask again to make sure; 2.  追问。
  • 517、吊死问生:吊祭死者,慰问生者。
  • 518、吊问:吊祭死者,慰问其家属。
  • 519、吊死问疾: 吊死问疾diàosǐwènjí (1) 吊唁死者,慰问病者。喻关心人民疾苦 例 布德施惠,以振困穷;吊死问疾,以养孤孀。——《淮南子·修务训》 英 show great concern for the dead and ill
  • 520、三等分角问题: 见“尺规作图不能问题”(977页)。
  • 521、德问:道德声誉。问,闻,名声。
  • 522、逮问: 1.逮捕问罪。
  • 523、待问:等候叩问。
  • 524、云问答: 云的问题和答案。
  • 525、问答: 问答wèndá (1) 提问和回答 英 questions and answers
  • 拼音wèn
  • 注音ㄨㄣˋ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UKD
  • 五行

基本释义

动词(1) (形声。从口,门声。本义:问,询问)(2) 同本义问,讯也。——《说文》皇帝请问下民。——《书·吕刑》时聘曰问。——《周礼·大宗伯》小聘曰问。——《仪礼·聘礼》问人于他邦。——《论语》善问者如攻坚木。——《礼记·学记》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乐府诗集·木兰诗》问其故。——《列子·汤问》跪问其故。——《后汉书·列女传》景公问政 孔子。——《史记·孔子世家》豹往到 邺,会 长老,问之民所疾苦。——《史记·滑稽列传》既克,公问其故。——《左传·庄公十年》笑问客从何处来。——唐· 贺知章《回乡偶书》康肃问曰。—— 宋· 欧阳修《归田录》公问不至。——《左传·庄公八年》(3) 又如:到食堂问一下开饭的时间;问途(打听路径);问信(打听消息);问官答花(答非所问);不耻下问;查问;发问;讯问;追问;自问;不懂就问;问字(称从人受学或请教为问字);问岁(询问年岁的丰歉);问禁(初入他国,问其政教上的禁令);问遂(问路。遂,水中可涉的径路);问对(问,发问);问知(向有学问的人请教);问俗(查访风俗);问卦(以卜得的卦象来探求吉凶);问经(学习或请教有关经书的问题);问龟(占卜);问课(请教课业)(4) 访问问士以璧。——《荀子·大略》。注:“谓访其国事。”天王使南季来聘。——《春秋·隐公九年》。《谷梁传》解释说:“聘,问也。”(5) 责问昭王南征而不复,寡人是问。——《左传·僖公四年》(6) 又如:质问;诘问(7) 问候;慰问伯牛有病, 子问之。——《论语·雍也》齐王使使者问 赵威后。——《战国策·齐策》周游城中,家家致问。——《三国志·吕蒙传》(8) 又如:问牛(形容官吏关怀民间疾苦);问疾(探视病情);问慰(慰问);问省(问侯尊长的起居);问宁(问安);问劳(问候慰劳)(9) 过问不问之秋。——唐· 王勃《杜少府之任蜀州》今不问农蚕,而但以饱暖相矜耀。——清· 章学诚《文史通义》(10) 审案,审讯每得降卒,必亲引问委曲。——《资治通鉴》(11) 又如:审问;拷问;问头(对罪犯的起诉文书);问拟(审问罪犯);问结(审问结案);问断(经过审问判了罪)(12) 引申为“判决” 。如:问绞(判绞刑);问发(判发配)(13) 追究引问委曲。——《资治通鉴·唐纪》按问其家。——明· 张溥《五人墓碑记》是不必问。——清· 全祖望《梅花岭记》不问罪之有无。——清· 方苞《狱中杂记》(14) 又如:问革(问罪罢官);问遣(问罪发配)(15) 寻访后遂无问津者。——晋· 陶潜《桃花源诗并记》(16) 通“闻”。告诉或以问孟尝君。——《战国策》(17) 管;有责任(可能被要求作回答) 。如:出了事唯你是问;不管不问;过问(18) 聘问;旧时订婚,男方向女方下聘礼。源于古“纳采”、“问名”的礼节 。如:问亲(求亲);问聘(行聘;订亲);问肯(求亲)名词(1) 周代诸侯国间的一种相互访问的礼节凡诸侯之邦交,岁相问也,殷相聘也,世相朝也。——《周礼》(2) 指书信既而羁寓京师,久无家问。——《晋书·陆机传》(3) 又如:久无家问(4) 权威性的命令,常由上级向下级发布公问不至。——《左传》(5) 通“闻”。声誉肆不殄厥愠,亦不陨厥问。——《诗·大雅·緜》遂得光誉令问于天下。——《墨子·非命下》因失吾问。——《庄子·庚桑楚》问丧于夫子乎?——《礼记·檀弓上》淑问扬乎疆外。——《汉书·匡衡传》。颜师古云:问,名也。介词表示方向、对象,相当于“向” 。如:问你买酒 [查看更多]

W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