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阬的词语

  • 1、山阬: 山冈,山崖。
  • 2、铜阬: 开采铜矿的坑穴。
  • 3、填阬满谷:塞满坑谷。 后常用以形容充满;盛多。
  • 4、阬儒:秦始皇三十五年,以儒生是古非今,于咸阳坑杀四百六十余人。史称"坑儒"。见《史记.秦始皇本纪》﹑《李斯列传》。
  • 5、阬壍:沟壑﹔山谷。壍﹐同"堑"。
  • 6、阬戮:坑杀;活埋。
  • 7、阬谷: 阬,基本字义等同于坑,沟壑溪谷。
  • 8、阬泽:沟壑与大泽。《后汉书·马融传》:“弥纶阬泽,皋牢陵山。” 李贤 注引《苍颉篇》:“阬,壑也。”
  • 9、阬埳: 即阬阱。
  • 10、阬穽: 1.泛指深坑。 2.用以捕兽或擒敌的陷阱。常比喻害人的圈套。
  • 11、阬阱:犹陷阱。
  • 12、阱阬:陷阱。比喻苦难的深渊。
  • 13、焦阬: 1.亦作"焦坑"。 2.茶名。产于粤赣边大庾岭下。味苦,久方回甘。
  • 14、阬衡:(枝条)重叠倾斜貌。
  • 15、焚阬:阬,焚阬,即焚坑,指秦始皇焚书坑儒一事,喻残毁文明。
  • 16、燔书阬儒:焚毁典籍,坑杀书生。同“焚书坑儒”。
  • 17、阬岸:犹坑堑,沟壑。
  • 拼音kēng
  • 注音ㄎㄥ
  • 笔划6
  • 繁体
  • 五笔BYMN

基本释义

名词(1) (坑的异体字)(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亢声。本义:洼地,土坑)(2) 同本义阬。虚也。——《尔雅·释诂》。注:“谓阬堑也。”弥纶阬泽。——《后汉书·马融传》。注引《苍颉》:“阬,壑也。”在谷满谷,在阬满阬。——《庄子·天运》刘玙兄弟少时为 王恺所憎,尝召二人宿,欲默除之。令作阬,阬毕,垂加害矣。——《世说新语·仇隙》(3) 又如:阬阱(深坑);阬谷(沟壑溪谷);阬泽(沟壑与大泽);阬岸(坑堑,沟壑)(4) 掘地采矿之洞穴弛邕州金阬禁。——《新唐书》(5) 姓动词(1) 活埋已拔,皆阬之。——《史记·项羽本纪》(2) 又如:阬儒(秦始皇于咸阳活埋儒生460余人) [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