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阳的词语
- 226、夏伯阳:夏伯阳,是国际友谊博物馆馆藏文物。
- 227、信阳市: 词语解释⒈ 在河南省南部、京广铁路线上。1949年析信阳县城区置市。人口29.3万(1995年)。为河南省南部经济中心。工业有机械、化学、电力、食品加工等。名胜有鸡公山风景区。
- 228、小阳春: 小阳春xiǎoyángchūn (1) 指农历十月,因有些地区这时候温暖如春 例 十月小阳春 英 balmy weather in the tenth lunar month;warm weather in autumn
- 229、小阳: 即小阳春。
- 230、小重阳:夏历九月十日﹐即重阳后一日。
- 231、太阳时: 太阳时tàiyángshí (1) 以太阳表示的视时或平时;以平太阳时的单位表示的时间 英 solar time
- 232、太阳能电站: 词语解释⒈ 又称“太阳能发电厂”。以太阳辐射能作能源,利用蒸汽来驱动汽轮机发电的电站。设想和研究中的有普通太阳能电站和太阳能发电卫星两类。前者建于地球表面,投资费用低,便于直接向用户输送电能,但受自然条件影响,容量受限,效率较低;后者位于地球的同步轨道,可连续发电,容量大,效率高,但投资费用极大,还需在地球上安装巨型接收天线。
- 233、太阳能制冷: 词语解释⒈ 利用太阳能产生的蒸汽或热水作为能源的制冷技术。主要有吸收式和蒸汽压缩式两种。前者利用蒸汽或热水加热制冷剂以实现吸收式制冷循环;后者利用蒸汽驱动汽轮机,再带动制冷机实现蒸汽压缩式制冷循环。
- 234、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电池,是一种利用太阳光直接发电的光电半导体薄片,又称为“太阳能芯片”或“光电池”,它只要被满足一定照度条件的光照度,瞬间就可输出电压及在有回路的情况下产生电流。
- 235、太阳能: 太阳能tàiyángnéng (1) 以电磁辐射形式从太阳输送来的能量。如:太阳能电池就是把太阳能直接转变为电能的一种装置 英 solar energy
- 236、太阳活动:太阳大气层里一切活动现象的总称。
- 237、太阳风暴:指太阳在黑子活动高峰阶段产生的剧烈爆发活动。
- 238、太阳风:太阳神 tàiyángshén 在各种宗教中代表太阳或成为太阳人格化的神
- 239、太阳常数:太阳常数,是指在日地平均距离(D=1.496x10^8km)上,大气顶界垂直于太阳光线的单位面积每秒钟接受的太阳辐射。
- 240、太阳照在桑干河上: 词语解释⒈ 长篇小说。丁玲作。1948年发表。暖水屯土改运动刚开始时冷冷清清,恶霸地主钱文贵逍遥自在,群众顾虑重重。党支部书记张裕民和土改工作组的杨亮分别在干部中串联,细致做群众工作,并将主攻目标对准钱文贵,终于齐心合力斗倒了恶霸地主,农民分得了土地。
- 241、太阳吟: 词语解释⒈ 诗歌。闻一多作。1922年发表。全诗通过与太阳的对话,表现身处异国的诗人思乡之情。诗人对太阳的感情由埋怨转而将太阳当成知己,最后把太阳认作家乡。全诗一韵到底,各节均以“太阳啊”领起,反覆吟咏,感情炽热。
- 242、太阳同步卫星: 词语解释⒈ 运行轨道为太阳同步轨道的人造地球卫星。这类卫星每天在相同的地方时经过世界各地,每天以大致相同的太阳对地光照条件下观测地面。可用作低轨道气象卫星、照相侦察卫星和地球资源卫星等。
- 243、天阳:天之阳气。 指太阳。
- 244、山高遮不住太阳: 旧时比喻晚辈居下,无论如何也不能超越长辈。 亦作:山高不遮太阳
- 245、送东阳马生序: 词语解释⒈ 散文篇名。明代宋濂作。马生,是作者家乡的太学生。文中回顾了作者少年求学的艰辛,勉励后学者珍惜良好的学习环境,勤奋攻读。当时作者已身居高官、功成名就,但文章语言平易亲切,循循善诱。
- 246、岁老根弥壮,阳骄叶更阴: 词语解释⒈ 岁:年;弥:更加;阴:指茂盛。年岁越老根越壮实,阳光越强,枝叶越显得茂盛葱郁。形容人的阅历越深,经受考验越多,就越坚强。
- 247、绵阳市: 词语解释⒈ 在四川省北部、涪江中游、宝成铁路线上。1976年设市。人口97.6万(1995年)。为涪江中游物资集散地和工业中心。名胜古迹有汉阙、碧水寺、子云亭、玉女泉及李(白)杜(甫)祠等。
- 248、龙阳之兴:兴:嗜好,雅兴。战国时龙阳君以男色事魏王而得宠。
- 249、絶阳: 词语解释⒈ 阳气竭尽。阴阳家称农历十月戊戌日为绝阳之日,诸事不宜。见《协纪辨方书.义例二》。⒉ 谓阳气隔绝。
- 250、欧阳文忠公文集:〔宋〕欧阳修著词集名。
- 拼音yáng
- 注音ㄧㄤˊ
- 笔划6
- 繁体陽
- 五笔BJG
- 五行土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阜,昜(yáng)声。从阜,与山有关。本义:山南水北)(2) 同本义阳,高明也。——《说文》山南为阳,水北为阳。——《谷梁传·僖公二十八年》山东曰朝阳,山西曰夕阳。——《尔雅》利刊阳木而火之。——《周礼·柞氏》。注:“生于山南为阳木。”河阳之北。——《列子·汤问》华山之阳。—— 宋· 王安石《游褒禅山记》阳谷皆入汶。—— 清· 姚鼐《登泰山记》泰山之阳, 汶水西流。(3) 又如:衡阳(在衡山之南),洛阳(在洛河之北);阳陆(山之南);阳濒(水之北岸);阳林(生在山南的林木);阳木(山南之木);阳柯(向阳光或南向的树枝);阳崖(向南的山崖);阳坡(向阳的山坡)(4) 太阳湛湛露斯,匪阳不晞。——《诗·小雅·湛露》阳春布德泽。——《乐府诗集·长歌行》斜阳草树。——宋·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少年如朝阳。——清· 梁启超《谭嗣同传》(5) 又如:阳精(太阳);斜阳;阳宗(指太阳);阳明(太阳、阳光。也指光明。人体经络名);阳彩(日光,太阳的色彩)(6) 物体的正面,前面自昔以钱之有字处为阴,无字处为阳。——清· 顾炎武《日知录·钱面》(7) 男性生殖器其国男子年五十余,阳多痿。——《海国闻见录·东洋记》(8) 又如:阳物(男性生殖器)(9) 农历十月的别称 。如:阳月(农历十月的别名,也称小阳春);阳朔(农历十月初一)(10) 精液女子七七四十九阴绝,男子八八六十四阳绝,过此为婚为野合。——《玉堂嘉话》(11) 外面必谋功不察志,论阳效不存阴计。——汉· 王充《论衡定贤》(12) 又如:阳浮(表面顺从);阳效(表面的功效);阳冻(地面上的冰冻);阳事(外治,宫廷以外的政事);阳冰(结在水面的冰)(13) 晴天仰福帝居,阳曜阴藏。——《文选·张衡·西京赋》(14) 天阳灵停曜于其表,阴祗雾于其里。——《文选·左思·魏都赋》(15) 又如:阳灵(天神);阳祀(祭天及宗庙)(16) 人世唐王游地府,回生阳世,开设水陆大会,超度阴魂。——《西游记》(17) 又如:阳类(人世间的物类);阳寿(人在世间的寿命);阳报(在人世间得到的报应);阳功(人间功德)(18) 额 。又指前面正面凡卜,辨龟之上下,左右,阴阳,以授命龟者,而诏相之。——《周礼》(19) 眸子。借指美目阳,《方言》:燕、 代、 朝鲜、 洌水之间或好目为阳。——卷子本《玉篇》(20) 中国古代哲学家认为阳是贯彻于一切事物的两个对立面之一,跟“阴”相对 。如:阴阳二气;阳九(21) 古代阴阳家、方士以四千六百一十七岁为一元,初入一元为一百零六岁,有旱灾九年,称为阳九。其余尚有阴九、阴七、阳七、阴五、阳五、阴三、阳三等。阳为旱灾,阴为水灾。(22) 太乙数以四百五十六年为一阳九,二百八十八年为一百六。阳九为奇数,为阳数之穷;百六,偶数,为阴数之穷。(23) 道家称三千三百年为小阳九,小百六;九千九百年为大阳九,大百六。(天厄称为阳九,地亏称为百六);阳干(指十干中的甲、丙、戊、庚、壬。即列于单数位天干。与阴相对);阳木(春夏所生的树木。一说为山南之木);阳辰(相术家以十二地支中的单数位,子、寅、辰、午、申、戊六日为阳辰,余六日为阴辰);阳鱼(鱼。因其生于阴生属于阳,故名);阳童(未成年而死的庶子。一说男孩夭亡为阳童,女孩夭亡为阴童);阳施(阳气散布);阳道(外事,政事);阳会(古俗妇女于每月十九日夜举行的一种聚会);阳德(阳气。也指日);阳错(阴阳家的迷信之说);阳声(古乐声分阴阳,六律为阳声。也指清声);阳灵(祭天之所。也指太阳)(24) 中国中医学上指人体内部某些器官太阳藏独至,厥喘虚气逆,是阴不足,阳有余也。——《素问》(25) 又如:阳病(中医指阳虚有寒的病症);阳疾(中医指热邪)(26) 春秋国名 。在今山东省沂水县西南(27) 春秋燕邑名 。在今河南省唐县东北(28) 指春夏夫人在阳则舒,在阴则惨,此牵乎天者也。——张衡《西京赋》(29) 又如:阳和(春天的暖气);阳夏(夏季);阳时(春夏之时);阳官(指《周礼》中的春官)(30) 中午夏后氏祭其暗,殷人祭其阳,同人祭日以朝及暗。——《礼记》(31) 通“旸”。日出殷人祭其阳。——《礼记·祭义》。郑玄注:“阳,读为曰雨曰旸之旸。”艾,时阳若。——《汉书·五行志中之上》(32) 姓。如:阳成(复姓)形容词(1) 凸出 。如:阳沟里失风(喻在安全场合出事);阳文(镂刻在器物上凸起的文字。也称阳识);阳刻(浮雕)(2) 带正电的 。如:阳电;阳极(3) 颜色明亮神光离合,乍阴乍阳。——曹植《洛神赋》(4) 鲜明得时之麻,必芒以长,疏节而色阳。——《吕氏春秋》(5) 温暖春日载阳,有鸣仓庚。——《诗·豳风》(6) 又如:阳回(阳气回转);阳晁(晴朗的早晨);阳嘉(春日的暖气);阳春有脚(比喻为人带来春天般的温暖)(7) 干旱太白司艾,西岳国师典致时阳,白炜象平,考量以铨。——《汉书》(8) 诈伪皆阳应曰。——明· 崔铣《记王忠肃公翱三事》(9) 如:阳言(诈言。同佯言)(10) 奇数阳数奇,阴数偶。——《白虎通》(11) 又如:阳爵(奇数的爵位等级);阳数(奇数)动词(1) 外露;显露仲尼曰:“无入而藏,无出而阳,柴立其中央。”——《庄子·达生》(2) 假装而箕子被发阳狂。——《大戴礼记·保傅》然阳浮慕之。——《史记·酷吏张汤传》故胜己者,则不得闻,闻亦阳不知也。——晋· 葛洪《抱朴子》(3) 复苏;生长日月还复周,我去不再阳。——晋· 陶潜《杂诗》(4) 通“扬”。举起君子阳阳。——《诗·王风·君子阳阳》。王先谦云:“阳为扬之假借。”其声清阳而远闻。——《周礼·考工记·梓人》副词(1) 表面上吴主孙休,恐其内变,阳示恩宠,内实防之。——《三国演义》(2) 又如:阳施阴夺(表面给予,暗中夺回);阳奉阴违 [查看更多]
Y开头的拼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