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含陵的词语

  • 151、凭陵: 凭陵pínglíng (1)侵扰 例 凭陵中原 英 invade and harass
  • 152、毗陵: 毗陵Pílíng (1) 今江苏省常州市 英 PiLing, Chang prefecture in Jiang Su Province
  • 153、陪陵:古代指臣子的灵柩葬在皇帝坟墓的近旁。附葬﹐合葬。
  • 154、逄伯陵: 逄姓出自姜姓,上古炎帝之后,起源于6000年前。
  • 155、墓陵:陵墓。
  • 156、冥陵:后因称北方之神为“冥陵”。
  • 157、浙闽丘陵: 浙江东半部、福建全省和广东东部低山和丘陵的总称。山脉呈东北西南走向,平均海拔1000米左右,主要由花岗岩或火山岩组成。有武夷山、雁荡山等风景名山。河流横切山脉,形成峡谷急流。多河谷盆地和河口平原。海岸曲折,多天然良港和岩岛。
  • 158、茂陵: 古县名。治在今陕西省·兴平县东北。 陵墓名。 汉·司马相如病免后家居茂陵,后因用以指代相如。
  • 159、武陵蛮: 汉时对分布在今湘西、鄂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总称。因其地为武陵郡,故名。
  • 160、俟吕陵:复姓。北周有俟吕陵始。见《周书.尉迟迥传》。
  • 161、庐陵王: 庐陵王是中国古代郡王爵。
  • 162、庐陵: 庐陵Lúlíng (1) 庐陵郡,就是吉州。现在江西省吉安市 英 Lulin
  • 163、零陵: 1.古地名。在今湖南宁远东南。相传舜帝葬于此。
  • 164、瞿陵:紫葳的别名。
  • 165、九陵: 高山峻岭。
  • 166、景陵: 陵墓名。 陵墓名。 陵墓名。 陵墓名。 陵墓名。
  • 167、金陵: 1.古邑名。今南京市的别称。战国楚威王七年(公元前333年)灭越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石城山)设金陵邑。 2.中晩唐人常以指润州(今江苏省镇江市)。 3.北魏拓跋珪陵墓。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和林格尔县﹐故盛乐城西北。 4.指四川铜陵山。
  • 168、黄陵: 黄陵Huánglíng (1) 轩辕黄帝陵墓的略称。位于陕西省黄陵县城北的桥山上,因而亦称“桥陵”。陵前有黄帝庙和汉武帝所修的祈仙台,周围有数以万计的千年古柏。黄帝庙中残存北宋以来的碑刻50多块 英 Huang Di Mausoleum
  • 169、坏陵:汉蔡邕所撰《琴操》中的十二曲,传为伯牙所作。
  • 170、海陵: 海陵Hǎilíng (1) 现在江苏省泰州市 英 Tai Prefecture in Jiangsu Province
  • 171、虾蟇陵: 虾蟇陵xiā má líng (1) 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唐代有名的游乐地区 英 Hamaling mountain
  • 172、虾蟆陵: 虾蟆陵Hámalíng (1) 在长安城东南,曲江附近,是唐代有名的游乐地区 英 Hamaling mountain
  • 173、谷陵:语本《诗.小雅.十月之交》:"高岸为谷,深谷为陵。"喻世事变化。
  • 174、高陵: 1.高丘,山丘。 2.指陵墓。 3.陵墓名。三国魏武帝曹操陵名。在河北省临漳县西。参阅《嘉庆一统志.彰德府二》﹑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河南四.彰德府》。 4.陵墓名。三国吴孙坚墓名。在江苏省丹阳市西。参阅《嘉庆一统志.镇江府二》。 5.复姓。汉有高陵显见《通志.氏族三》。
  • 175、乾陵: 唐高宗与武则天的合葬墓,在陕西·乾县·梁山。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陵前排列大型石人、石兽、华表等石刻,其中著名的有翼马、石狮、述圣记碑和无字碑等,是唐代造型艺术的代表作品。解放后,对乾陵的一些陪葬墓进行了发掘,如永泰公主、懿德太子及章怀太子墓等,发现了极为精美的壁画、线雕画和大量的陶俑等历史文物。
  • 拼音líng
  • 注音ㄌㄧㄥˊ
  • 笔划10
  • 繁体
  • 五笔BFWT
  • 五行

基本释义

名词(1) (形声。从阜(fù),表示与地形地势的高低上下有关。夌(líng)声。本义:大土山)(2) 同本义陵,大阜也。——《说文》如山如阜,如冈如陵。——《诗·小雅·天保》殽有二陵焉。——《左传·僖公三十二年》陵阜陆墐。——《国语·齐语》鸿渐于陵。——《易·渐卦》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3) 又循陵而走。(4) 又如:陵谷(山岭和深谷);陵谷变迁(高山深谷变换位置。比喻世事变化);陵丘(后高前低平的大丘);陵居(居住在高陵地区);陵隰(山陵和低湿之地);陵阿(山陵);陵衍(高而广的丘陵地)(5) 引申指帝王陵墓乐游原上望昭陵。——杜牧《将赴吴兴登乐游原》乃强起扶杖,执图诣寺后,有古陵蔚起。——《聊斋志异·促织》举一滴可包陵谷。——唐· 李朝威《柳毅传》(6) 又如:其南陵,其北陵;陵屋(帝王墓地的建筑);陵田(陵墓旁的田地);陵表(墓碑;墓表);陵户(看守帝王陵墓的人);陵寝;陵庙(7) 山,山头故用兵之法,高陵勿向。——《孙子·军争》山无陵,江水为竭。——《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一》(8) 姓。如:陵尹(复姓)动词(1) 升,登陵重巘。——张衡《西京赋》(2) 又如:陵云(升上云霄。比喻超尘绝俗或神仙的境界);陵霄(升上云霄。比喻志气高远。通凌云)(3) 超越,逾越陵水经地。——《史记·秦始皇本纪》(4) 又如:陵忽(超越;欺侮);陵架(超越其上);陵越(超越。也作凌越);凌迈(超越)(5) 欺侮;欺压在上位,不陵下。——《礼记》为巡缴所陵。——宋· 文天祥《指南录·后序》见陵之耻。——《战国策·燕策》修成子仲骄恣陵折,吏民皆患苦之。——《加急记·外戚世家》(6) 又如:陵折(欺压,折辱);陵虐(欺侮虐待。也作凌虐);陵侮(欺侮)(7) 日渐衰微帝王之道,日以陵夷。——《汉书·成帝纪》(8) 又如:陵夷(渐次衰颓。同陵迟);陵弛(渐次衰颓、废弛)(9) 凌驾(宁成)好气,为人小吏,必陵其长吏。——《史记·酷吏列传》(10) 又如:凌架(凌驾);陵跨(跨越;凌驾) [查看更多]